为什么LABUBU火?因为这届年轻人穷

一、“买包自由” 变 “盲盒自由”,年轻人的消费降级扎心了!


上周刷到闺蜜朋友圈:她蹲在地上拆第12个 LABUBU 盲盒,配文 “398 块换 3 小时快乐,比买奶茶划算”。突然想起三年前她生日,男朋友送个LV钱包她嫌“款式老气”——现在呢?她月薪从15k跌到8k,上周兴冲冲给我看新买的LABUBU吊卡,“才69块,挂钥匙上天天能看见,比几千块的项链值!”

图片

这不是个例。泡泡玛特 2024 年财报显示:国内 15-30 岁消费者占比超 78%,其中月收入 5k 以下人群贡献了 62% 的盲盒销量。我同事小林更夸张:每月工资到账先还 3k 房贷,剩下的钱里,15% 雷打不动买盲盒,“逛街看到泡泡玛特店就走不动道,几十块抽个未知款,比发工资还刺激!”


二、当 “口红经济” 照进现实:我们穷到靠 “小确幸” 续命了?


突然懂了什么叫 “口红经济”——1930年美国大萧条时期,口红销量逆势上涨 11%;2008 年金融危机,雅诗兰黛口红销量涨 20%。现在呢?LABUBU 的 “小丑” 系列盲盒,首发当天全国门店排队超 2 小时,线上商城 3 分钟售罄,二手平台溢价 300% 都有人抢!

所谓的“口红经济”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指在经济不景气或消费市场低迷时,像口红这类价格相对较低的非必要消费品,其销量反而会逆势增长。

口红经济又称“低价产品偏爱趋势”,本质是消费者在经济压力下,通过购买相对廉价的“小确幸” 商品来缓解情绪、满足心理需求,形成的一种特殊消费规律。

我表姐在深圳做新媒体,去年被裁员后靠接零散稿子维生。以前她每周必去万象天地喝38块的咖啡,现在改成在家拼 LABUBU 拼图:“那套 1000 片的‘精灵森林’,我拼了三个周末,拼完挂墙上,朋友来家里都说好看 —— 才199块,比买装饰画便宜多了!”

图片

三、明星带货 + 资本操盘:你的 “快乐小盲盒”,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Lisa 在 INS 晒出 LABUBU “骷髅蝴蝶” 手办那天,#LABUBU#Lisa# 话题阅读量24 小时破 5 亿。这个泰国顶流随便发张照片,直接让该款盲盒在东南亚断货 —— 要知道她 INS 有1.1 亿粉丝,TikTok 粉丝量2300 万,每条带货帖报价超 80 万美元!

图片

更扎心的是资本操作:泡泡玛特找的泰国合作伙伴  Minor International,相当于泰国 “华润集团”,旗下有 7-Eleven 泰国总代、四季酒店等产业,能直接打通明星资源。而欧洲市场呢?贝克汉姆儿子布鲁克林去年晒出 LABUBU  联名款,背后是泡泡玛特与欧洲潮牌集团的深度合作 ——资本圈转一圈,最后割的还是年轻人钱包

四、最后扎心一问:我们为什么愿意为几十块盲盒疯狂?


昨天路过大学城,看到两个女生蹲在路边拆盲盒,其中一个抽到 “隐藏款” 尖叫着跳起来。她们告诉我,这是她们攒了两周早餐钱买的 ——“平时舍不得点外卖,但是抽到喜欢的 LABUBU,感觉全世界都对我好了”。


突然想起姜文《让子弹飞》里的台词:“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当年轻人连 “买包自由” 都成奢望时,几十块的盲盒成了唯一能抓住的 “快乐稻草”。但别忘了:资本永远在计算你的情绪价值,而真正的快乐,不该被标价。

图片

你为 LABUBU 花过钱吗?是因为真心喜欢,还是想在焦虑时代抓住一点小确幸?评论区聊聊你的 “盲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