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HBV DNA、高HBsAg、高HBeAg的乙肝患者如何临床治愈? | “肝领未来”领英圆桌π

图片
图片
图片

丁洋 教授

“领英圆桌π”特邀讲席专家



 什么是“三高”的乙肝患者?

临床上,免疫耐受期“三高”的乙肝患者具有高HBV DNA、高HBsAg和高HBeAg水平, 肝功正常或轻度异常,肝组织病理无明显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等特点。


有两种应对策略:一是等待,由于现有治疗方案的疗程长、容易发生低病毒血症(LLV),大多医师采取随访与监测的策略;二是治疗,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传染性、延缓疾病进展。


丁洋教授认为免疫耐受期乙肝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其原因如下

免疫耐受期乙肝不是良性疾病期;

患者治疗可降低肝硬化和HCC的发生;

一线药物抗病毒能力强,耐药发生率低,长期治疗安全有效;

治疗费用低于监测费用,性价比高;

可降低HBV水平传播和母婴传播,减少乙型肝炎歧视;

可提高乙型肝炎诊断率和治疗率,利于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乙型肝炎公共威胁的目标。


关于“三高”乙肝患者现有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有发生LLV可能;单药主要有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TFV),联合和序贯治疗方案也是 ETV/TFV+TFV。


PEG-IFN-α 治疗:可激活宿主免疫系统,进而清除携带活跃转录cccDNA的肝细胞和整合了HBV DNA的肝细胞;


初始联合治疗方案主要有 PEG-IFN-α+ ETV/TFV,ETV/TFV经治后转为优势人群的可加用PEG-IFN-α。对初治慢乙肝患者,联合治疗可提高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和 HBsAg阴转率;TDF+PEG-IFN-α治疗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应该主要是由PEG-IFN-α引起。


艾米替诺福韦(TMF)既能抗病毒又能免疫调节:TMF 5年累积HBeAg转阴率高达68%;TMF治疗后CD8+T细胞升高, HBeAg阳性组更为显著;CD4 / CD8+T 细胞均能检测到IFN-γ的表达升高。


因此,对成人乙肝三高患者建议三药(TMF+ETV+PEG-IFN-α)联合治疗以减少LLV,尽早达到临床治愈。




“领英圆桌π”特邀讲席专家介绍:



图片


丁洋 教授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是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研究方向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