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子山小吃三部曲


这个天气,先不说好不好吃,哪里有空调就去哪里吃。


——今天的编辑 余飞



发现塔子山的美食,需要一点耐心,没有狮子山的天时地利,不如牛王庙的老牌传统,夹在中间,代表作确实不明显。


之前有一家安岳烧烤,引爆过网络,碳火小摊,粗糙原始的地方风味打破了塔子山的优雅宁静,算是迎来了第一缕人气。


后来,塔子山的味道才逐渐被解锁,至少游玩之后有一口饭吃。


这三家相对不错的小吃,被我单方面誉为塔子山的吉祥三宝,其实就是街头常见的款式,但有辨识度,让人惦记那一口。



图片



第一家炒饭在小区金润华府门口,招牌大红醒目,“锦江区最好吃”。


往日若是碰到王婆卖瓜的情况,直接转身离开,但这一次鼻子不争气,一股热烈的香气扑来,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耳边炸开。


转头,一个穿着横格纹的大哥,操着一口普通话,“要吃什么”。


图片


干净是第一印象,每一种蔬菜都分门别类,切丝装在盒子里,颜色逐渐变深,干净清爽自然,有一点潦草但非常整洁。


跟外头的路边小摊画风完全不一样,干湿分离,明厨亮灶。


图片


荤菜是襁褓里的婴儿被盖起来,隔绝灰尘与口水,有牛肉、肉丝、猪肝、郡肝、卤肉,依然打整得舒服,眉清目秀。


牛肉率先售罄,问大哥哪个卖得好,“都好,我都会卖完”。


看见肉丝见底,于是买了最后一张门票,蔬菜不用自己捡,大哥会根据每一种荤菜自己搭配,你放一百个心去坐下。


图片


煎蛋、炒肉、蔬菜过油、倒扣一勺米饭,每一轮的佐料都不一样。


凑到跟前一看,装佐料的不锈钢都明亮,没有任何的锈迹污垢,应该是每天都在洗,大哥吼一声,喊隔壁的超市拿包盐。


图片


铁锅在火苗上飞舞,动用肱二来颠锅,每一颗米饭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油光铮亮,穿插着五颜六色的蔬菜,赏心悦目。


没有追求味道的深邃,佐料下手不重,反而是让食材本身发力。


不仅不油,而且几乎每一口都有料,土豆是意料之中,韭黄是点睛之笔,一点若隐若现的小米辣,在下一口到来之前消失。


图片


确实不是浪得虚名,新鲜生动,肉量不少,米粒饱满,锅气很足。


虽然小贵,但大哥是个讲究人,勺子不是用的黑色软勺,纸巾是维达,榨菜都是在眼前拆包,不是来路不明的萝卜干。


下午六点摆摊,但是五点半就排起队了,大哥说要吃牛肉早点来。


图片


问能不能打电话先帮忙炒,“道理是可以,但实际是不行”,下一秒开始说服一队人马,能否炒成一锅,“这样快”。


后来的每一个人,他都苦口婆心的招呼,“要等二十分钟哦”。


之前在想一碗炒饭能好吃到哪里去,但在黑灯瞎火的路灯下确实吃到了含金量,久违的学生时代的味道,却尤为家常。


看到有老人、孕妇都在打包,割舍不了那一口不垃圾的垃圾食品。


图片



图片



这一家冷锅串反复吃了不下十次,从一次误打误撞走进来之后,基本上每周一次,属于是会在心里留下辨识度的味道。


搭子@一骏 隔三差五给我发消息,“健了身,去吃冷锅串”,“哪一家”,“就是华宇广场里头”,始终叫不出名字。


查了一下,叫丁记冷锅串串,招牌上有写川麻蜀辣四个字。


图片


但他有两个坚持——


1.必须是老板亲自打蘸碟;  

2.必须点一碗超绝泡面;


这一家的串,料码得重,打开冰箱都是红彤彤一片,每一种荤菜上面都浓妆艳抹,尤其是牛肉,一边拿背后大姐一边串。


门口一口大锅,应该说是一个桶,里面咕噜冒烟,像一个炼丹炉。


图片


串串被皮筋捆起来,送入锅里,宽粉、面饼会进入铁篓里,有点像古早的模式,旁边一个簸箕待命,素菜都围成圆圈。


虽然不用排队,但基本上是走一桌来一桌,锅里不会断气。


图片
图片


蘸碟优先上桌,一碗很深的油,感觉有五厘米,里面的佐料丰富,豆豉、腐乳、海椒面,非常规操作,下手没得轻重。


用筷子一搅,有一种厚重的颗粒感,有点像乐山麻辣烫的蘸碟。


图片


自然就是很入味,每一种荤素进去裹一圈,脸上的痘都在尖叫,新手建议从面上游走,有一点香气,但不会过分重口。


冷锅串端上来,赶快腾桌子,夺开一次性筷子,上手就吃。


图片


油亮的汤面稳如海面,但是一拨开,烟子才跟到冒起来,高汤醇厚,麻、辣、鲜复合香气纠缠在一起,萦绕吸附在菜上。


一碗超绝泡面,单独小碗来装,介于汤面与干拌之间,注意看上面的小料,非常罪恶,没有一点技术,全是感情的佐料。


图片
图片


本来以为会食物相克,但居然有点好吃,柔和香浓,有滋有味,方便面最隆重的打卡仪式,多少有一点屎上雕花的感觉。


隔壁大姐瞅见了想点半份,“半份不打料哦”,“那就一份”。



图片



这一家是@土豆儿 在骑行沙河的时候发现的,牛王庙老味道面馆。


虽然名叫牛王庙,但是身在塔子山,从老街搬上新街,直接是包下了两层楼,挂上一个两米长的牌匾,非常的气派。


图片


大热天过去,玻璃门关得很紧,以为没开门,结果里面座无虚席,门口摆一个躺椅,字里行间都是闲情雅致,会生活。


老板带一个黑框眼镜,坐在一张敦实厚重的办公桌后面不开腔,等你自己选,问他有什么推荐,“不推荐,都好吃”。


图片


招牌是牛肉、牛筋,销量较高,干拌想点一个牛肉,被老板打断,“干拌你就点素椒”,格外推荐一个鸡汤白菜,齐活。


@彭主任 使眼色,说老板背后全是茅台,“到底是谁在喝”。


老板大小是个名人,墙上全是跟明星的合影,不敢说是传奇,但多少有点本事,一个迎来送往的小面馆,感觉全是故事。


图片


灶头上炖着4只鸡,大盆的洗澡泡菜随意取用,自己舀熟油调味。


泡椒牛肉面气质豪放,两大块牛肉如麻将大,眼睛非常满足,泡椒有两种,灯笼椒和小绿椒,一筷子下去酸辣得人冒汗。


图片
图片


素椒很大一碗,选的粗面,但看隔壁的细面感觉更温柔入味。


可能是因为加了脆哨的缘故,素椒整体表现得比较干燥,热天吃起来有点费劲,但熟油海椒确实老式味道,场镇气息。


图片


整体的味道正常,无功无过,眼睛比胃口满足,离得远的不必跑。


图片



图片



我知道

塔子山还有很多好吃的

让我们一起在评论区

把它喊出来



图片


今日编辑 | 余飞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图片

@Fion


偶遇表情包


图片



@普卡


微微按摩,别用大力


图片



@puuuca


wow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