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湾社区开设结绳编织课程 让非遗融入居民生活

 草木葱茏的6月迎来了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城关区东岗街道雁儿湾社区紧扣“非遗在社区”主题,联合兰州资源环境技术职业大学地质与珠宝学院在社区开设“甘匠手造”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结绳编织系列课程,让居民在家门口领略到非遗魅力,更将非遗传承的种子深植社区,推动非遗传承走向常态化发展。

活动现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志愿者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现场示范,从基础的平结、双钱结开始,逐步深入到较为复杂的琵琶结、吉祥结。居民们围坐在志愿者身旁,认真聆听每一个步骤,不时提出疑问,志愿者们耐心解答,手把手地指导居民们操作,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社区居民和同学们纷纷拿起丝线,跃跃欲试。起初,大家的动作稍显笨拙,丝线也总是“不听话”,不是打错结,就是线缠绕在一起。但在老师和同学们一对一的帮助下,大家逐渐找到了诀窍。手指慢慢变得灵活,丝线也开始在手中“翩翩起舞”。

“桃花结真是太美了!”一位学员拿着自己编织的作品,爱不释手,“虽然编织的过程有些复杂,但看到自己亲手编织出的作品,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言语表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学习,许多居民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绳结作品,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有的居民表示,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精美的绳结饰品,没想到自己也能亲手制作,这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丰富了生活。

“甘匠手造”志愿服务项目是社区为挖掘并传承本土传统手工艺文化、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而精心打造的关键举措,项目积极探索校社共建新模式,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指导资源。从简易绳结到复杂图案的进阶,截至目前,“甘匠手造”结绳编织系列课程已开办3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丹

责任编辑:王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