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河南信阳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求助,称家中老人被蜱虫咬伤,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该用的药都用了,却没有好转,求大家的治愈帖和偏方。6月15日,有记者从家属处了解到,被蜱虫叮咬的老人已于6月10日因医治无效去世。
73岁老人下地干农活被蜱虫咬伤去世
网友表示,家中一位73岁的老人于6月3日雨后在芝麻地里干农活时被蜱虫咬伤。咬伤后老人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所以家里人就以为老人只是感冒了。但按感冒治疗几天后,老人仍不见好转,家人遂于6月7日将其送到当地县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根据该名网友提供的医院检查报告,6月9日,老人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数值为11.03,呈阳性。正常来说,该数值应要大于38,核酸结果数值越小证明体内的病毒越多。
检查结果出来后,老人被转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但老人在该院接受治疗后情况仍未好转,并于6月10日去世。此时距离老人被蜱虫咬伤仅有一周时间。
该网友表示,老人平时身体健康,每年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以前也被蜱虫咬过,但这次有些大意了,耽搁了治疗。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虫子毒性这么大。
被蜱虫叮咬后的危害
新型布尼亚病毒就是俗称的“蜱虫病”病毒,是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离并确认的一种新病毒。
蜱虫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等。部分蜱虫唾液中的毒素会在蜱虫叮咬人体后的4—7天引发蜱麻痹。病发时,患者可能出现双下肢进行性肌无力、步态不稳,肌无力等症状。当麻痹逐渐波及上肢、颅神经等时,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肌无力。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控制“蜱虫病”病情进展,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医生提醒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医师邓皓月表示,蜱虫喜欢叮咬人体皮肤较薄的部位,如头皮、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等。如果发现自己被蜱虫叮咬,应立刻前往就近医院寻求治疗。
若离医院较远,可采取以下步骤先进行自救。
仔细观察,找到蜱虫的头部。一般来说,蜱虫会将口器嵌入皮肤,只留躯干部分在皮肤外。如果想要拔出蜱虫,就要用镊子夹住蜱虫最靠近皮肤的位置,用恒定的力度将其缓慢向外拔。拔出过程中要一直观察蜱虫,避免蜱虫的口器被扯断并遗留在皮肤中。拔除蜱虫后要用酒精或碘伏对被咬部位进行清洗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拔出时切记不要夹蜱虫的腹部,因为这会导致它将唾液或血液注入皮肤,从而导致人中毒,更不要尝试用手指捏住蜱虫将其拔出,因为手指的接触面太大,容易挤压到蜱虫的腹部,增加人体感染“蜱虫病”的风险。
如何避免被蜱虫叮咬
01
选择合适的衣物,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以便于发现蜱虫。
02
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佩戴帽子,避免皮肤裸露在外。
03
选择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氯菊酯等有效驱虫成分的驱虫剂。
04
尽量避免进入草丛、树林、灌木丛等蜱虫密集的区域。不在草丛、灌木丛中长时间坐卧,不在草地上晾晒衣物。
来源:大河报 / 图源 :版权图库,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 / 声明:本文转载仅为向公众传递更多科普知识的公益目的,图片文字内容源于网络及其他公众号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处理(470363313@qq.com)
编辑丨王 珊
校对丨魏姣姣
排版丨岳梦楠
审核丨杨 越
策划丨文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