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守护“睛”彩世界,从改变习惯开始

【来源:东方网】

你的眼睛是否常感干涩、疲劳?你是否习惯在黑暗中刷手机,或是在强光下忘记佩戴墨镜?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悄然带来了普遍的眼健康挑战: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习惯在昏暗环境中使用电子屏,仅约半数的人能在阳光强烈时(晴天、高原、雪地、水面环境等)规律佩戴合格的防紫外线太阳镜。这些看似平常的习惯,正如同无形的“光损伤利刃”,威胁着我们珍贵的视力。

一、警惕!这些日常习惯正在伤害你的眼睛

1.屏幕依赖与用光不当:长时间紧盯电子设备是干眼症和视疲劳高发的元凶,更显著加速近视发展。最令人忧心的是在黑暗或昏暗环境中看屏的习惯——巨大的屏幕与环境亮度反差,会持续刺激视网膜,特别是脆弱的黄斑区感光细胞,加速其不可逆的损伤进程。

2.紫外线防护意识薄弱:紫外线是诱发白内障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翼状胬肉等眼表疾病的推手。然而,很多人低估了日常阳光的危害,未养成佩戴合格防紫外线太阳镜的习惯。

3.隐形眼镜管理不当:超时佩戴、清洁护理不规范是引发角结膜炎等眼部感染的主要原因。这些感染轻则引起不适,重则可能威胁视力。

二、科学护眼:构筑你的视力防护网

面对数字时代的眼健康威胁,主动管理和科学防护是关键:

1.定期专业检查是基石

建议儿童青少年、长期用眼人群、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视力、眼压、屈光状态(近视、远视、散光)、眼底成像等。

建立个人眼健康档案,追踪视力变化(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眼轴长度)和眼底健康状况,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等高风险疾病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2.践行护眼黄金法则

“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看屏幕、看书)20分钟,抬头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物体至少20秒,让睫状肌得到充分放松。

优化用光环境:确保环境光线充足且柔和,避免屏幕与环境光反差过大。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至舒适水平,减少眩光刺激。阅读时,光源应从侧后方照射,避免直射眼睛或书本。

坚持户外活动:尤其对儿童青少年,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的白天户外活动至关重要。自然光照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有效延缓眼轴增长,是防控近视的天然良方。

3.营养加持,由内而外滋养双眼

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护眼营养素的食物:

叶黄素&玉米黄质:构成视网膜黄斑区“天然墨镜”,过滤有害蓝光。来源:菠菜、羽衣甘蓝、芥蓝、玉米、蛋黄。

花青素:强大的抗氧化剂,改善微循环,缓解视疲劳。来源:蓝莓、黑莓、紫葡萄、紫甘蓝、紫薯。

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维持角膜健康及暗视力。来源:胡萝卜、南瓜、红薯、芒果。

Omega-3脂肪酸:滋养视网膜细胞,缓解干眼。来源:深海鱼(三文鱼、金枪鱼)、亚麻籽、核桃。

维生素C、E、锌:重要的抗氧化组合,保护眼部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正确使用隐形眼镜

严格遵守佩戴时间限制,绝不超时佩戴或戴着过夜。

使用专用护理液认真揉搓、冲洗镜片,并定期更换镜盒。

如有任何不适(红、痛、痒、分泌物增多、视力模糊),立即停戴并就医。

5.强效防晒,保护“窗户”

选择标注有“100% UV protection”或“UV400”标识的太阳镜,确保能阻挡UVA和UVB两种有害紫外线。

在阳光强烈的户外(尤其是夏季、雪地、水面环境),养成佩戴太阳镜的习惯。

三、识别危险信号:这些情况请立即就医!

眼健康问题有时进展迅速,及时识别危险信号并就医至关重要:

信号1:突发视物模糊/ 眼前固定黑影遮挡/ 短时间内大量“飞蚊”出现->高度警惕视网膜脱离!(分秒必争)

信号2:剧烈头痛+ 恶心呕吐+ 眼球胀痛坚硬如石+ 视力急剧下降->可能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紧急!)

信号3:看东西变形(如直线变弯、扭曲)/ 中心视野出现暗点(中老年人群尤其注意)->需排查黄斑变性!

信号4:眼部遭受外伤,尤其是化学物质溅入或穿透伤。

信号5:眼红、眼痛剧烈,伴有畏光、大量分泌物或视力下降。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请立即前往医院眼科急诊!

四、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管理

守护视力需要贯穿一生:

婴幼儿期:避免过早(尤其2岁前)接触电子屏幕。3岁起建议进行首次全面眼科检查,建立屈光档案,早期发现弱视、斜视等问题。

学龄期与青少年期:重点防控近视。保证充足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定期检查监测视力及眼轴变化。

上班族:积极应对视频终端综合征(VDT)。坚持“20-20-20”法则,调整办公环境光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午休时可尝试热敷(清洁温热的湿毛巾敷眼10~15分钟)。

中老年期:重视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年龄相关性眼病的筛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务必定期检查眼底(至少每年一次)。出现视物模糊、变形等症状及时就医。

爱眼护眼,绝非一年一度的“爱眼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行动。在数字浪潮席卷的今天,主动了解眼健康风险,积极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坚持科学防护和定期检查,是守护我们“心灵之窗”清晰明亮的根本之道。每一次正确的用眼选择,每一次及时的检查,都是在为未来的视觉银行存入宝贵的财富。从今天开始,用心呵护你的双眼,拥抱更清晰、更明亮的世界吧!

作者:靳涛涛 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