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主要介绍了蒙古国内部施政策略以及外交策略,那么今天就来直接介绍蒙古国的军力报告。
蒙古国武装部队的使命是保护蒙古独立自主,以及领土完整,由于地处中俄之间,蒙古采取的是中立防御策略。蒙古国的军队也是一支典型的“通用型”部队,由总参谋部统一管辖,除国防之外,武装部队在国家整体的安全体系当中,还承担内部维稳、救灾、维和、边境巡逻等职责。
因为人口和经济实力限制,蒙古的军事力量非常小,装备主要来自1992年以前,蒙古人民军的遗产,以及向俄罗斯化缘来的二手冷战时期的武器。
虽然有很多装备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做了现代化升级,但其整体装备的现代化程度依然有限。不过近年蒙古正在积极的发展自主的国防能力和加强与多国合作,在未来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明显的改善。
蒙古军队延续了苏联式军事体系,无论是战术训练还是操作规范,都深受苏联影响,所以蒙古在技术维护和军事训练方面依然高度依赖俄罗斯的支持。
2024年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俄罗斯还刚刚为蒙古培训了大约340名军官。不过近年蒙古积极的参与国际维和任务,以及参与全球各国的军事演习活动,在军队的建设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西方影响。因为受军队规模的限制,近年蒙古非常重视技术兵种和特种部队的发展,其军事理想是创建和维持一支规模小,但高效且专业的武装部队。
蒙古采用的是义务兵制度,年满18至25岁的成年男性需要服一年兵役,服役期满以后可以自愿转入志愿军人,志愿军人的服役期通常为2至4年或者更长,此间国家会提供较高的薪资福利和待遇。
蒙古女性也可以自愿服兵役,但不会被分配到战斗部队,主要在医疗、通讯、后勤等部队服役,据悉蒙古武装部队当中,女性的占比已经超过20%。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蒙古在1998年还设立了“替代兵役”制度,主要针对学生、技术人员或者特殊家庭情况人员,他们可以申请在如医院、学校、建筑项目等国家批准的民间单位服务12个月,用来代替兵役义务。
蒙古在国际维和方面表现的可谓是非常活跃,自2002年首次派出维和部队以来,蒙古已经有超过6000人次参与了联合国维和任务,目前现役军队当中的职业军人至少有30%至40%的军官和技术骨干都曾经参与过维和任务。
近年来蒙古为了提升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作战效能,努力增强适应现代战争环境的国防能力,以及战略自主性,蒙古还积极的深化与多国的防务合作,例如加强与美国、德国、日本、越南和阿联酋的防务合作。
此外在推进国防自主化的进程中,蒙古在多个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包括本土武器研发,军事体系现代化以及战略规划等领域。例如2021年蒙古已经在本土开发了轻型特种车辆,三套无人机以及一种通讯程序。
2019年和2024年,蒙古与美国和德国分别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两国通过了多种形式支持蒙古的军事建设,内容涵盖军事演习、军事培训与教育、以及一些非致命性装备援助。
此外2024年12月,蒙古还与日本在不涉及杀伤性武器的条件下,签署了《防务装备与技术转让协议》,该协议已经在2025年1月正式生效,协议建立了两国在防务装备和技术转移方面的法律框架,旨在共同实施有助于国际和平与稳定的项目,并且确保转移的装备和技术得到适当的使用和控制。
据悉日本向蒙古提供了安全指挥系统和指挥控制技术,以及情报系统,特别是能够精确探测空中目标的FPS-3雷达,该雷达能够有效的探测俄罗斯和中国边境的空中活动。另外日本还将提供侦察用的无人机系统,外界推测可能是雅马哈的R-Max无人机。同时还会提供能够适应恶劣地形条件的军用越野车,外界推测可能是丰田超级巡洋舰或者是类似的车辆。
蒙古是内陆国,因此没有海军编制,不过1930年在苏联的援助下,蒙古曾经组建过一支被“象征性”的称之为海军的内陆水上部队,大约拥有五艘以上的小型运输舰艇,主要用于在库苏古尔湖的内陆航道上,运输苏联通过铁路运输过来的石油和物资。
因为当时的船队由军人执行运输任务,所以被外界名义上称之为“蒙古国海军”,但实际上该运输船队隶属于蒙古水利局管理,之后因为公路网的完善,以及水运能力低效等问题,1990年之后这支船队只剩下了一艘名为苏赫巴托尔三世号的拖船还在运行,当时只剩下了7名船员。
1997年蒙古处理国有资产时,将这艘船私有化,改成游艇,用于旅游和运输使用。虽然蒙古没有海军,但蒙古有一支水上边境巡逻队,运行在与我国接壤的贝尔湖上,这支巡逻队隶属于蒙古司法部管辖,人数大约60到70人。
组织架构
蒙古在2025年的GFP火力榜中排名第98位,全国2025年的国防预算约为1.65亿美元。蒙古武装部队司令部位于首都乌兰巴托,蒙古国国防部长是2024年7月10日上任的桑达格·宾巴朝格特,蒙古国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是2022年11月3日上任的上将 萨·钢宾巴。
蒙古国武装部队由陆军、空军、网络安全部队、特种部队以及建筑工程部队构成,另外他们还有隶属于司法和内政部的准军事部队,国家紧急事务局和边境保护总局。
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下设有5个职能部门,为陆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军事网络安全司令部、特种部队军事指挥部、军事土木工程局。蒙古武装部队以旅、营的体系编组,陆军编有1个机械化旅、2个摩托化旅、1个特种工作战营和多个独立支援单位。
蒙古空军是2016年重新整编的一支空中力量,成立了全新的司令部,共编有2支作战训练部队,为第337和303部队,按照指挥官的军衔猜测,337很有可能是旅级单位,303则是营级单位。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2024年的数据,蒙古的军事相关人员总计大约154200人,其中包括现役军人约9700人,预备役人员约137000人,准军事人员约7500人。现役军队中陆军约8300人,空军约800人,总参谋部直属单位以及其他联合机构(如后勤、训练、维和中心等)约600人。准军事部队中,边防部队约3500人,国家紧急事务总局约3000人,其他文职约1000人。
蒙古武装部队总计装备约570辆坦克,约650辆装甲车,约130架火箭发射器,约300门牵引式火炮,约200门反坦克炮,约140门迫击炮,约150门防空炮,约31架各型飞机,以及若干防空导弹系统,由于蒙古经济、军队规模以及装备年代的限制,推测这些装备实际可使用的数量要远远低于统计到的数量。
坦克/装甲车
T-54/55主战坦克,蒙古在1964年到1967年间,累计从苏联“化缘”了500辆左右,数据提示还有470辆在役,其中部分T-55在蒙古本土做过升级,据悉目前活跃数量大概只有50至100辆升级后的T-55,其他的可能已经退役或封存。
T-72主战坦克,蒙古在2011年至2016年间,根据《安全协议》累计从俄罗斯“化缘”了100辆,据悉目前活跃的大约有50辆左右,其他全部封存。2015年有一条消息,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以及累积向蒙古提供了超过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目前推测应该更多,看得出蒙古“化缘”的功力不输给朝鲜。
另外,蒙古早期还有100辆从苏联“化缘”来的T-62坦克,不过没有找到相关服役记录,推测T-62已经退役。
BMP-1步兵装甲战车,蒙古在1985年从苏联“化缘”了400辆,目前现役还有310辆在役,这些车辆在蒙古都做过升级。
BTR-60装甲运兵车,目前还有150辆在役。
BTR-70装甲运兵车,2012年至2015年累计从俄罗斯“化缘”了50辆(同样根据《安全协议》获得),目前这些车辆全部在役。
BTR-80装甲运兵车,2011年俄罗斯主动捐赠了20辆M型,这些车辆全部在役。
BRDM-2装甲侦察车,蒙古在1980年从苏联“化缘”了120辆,目前这些车辆全部在役。
在车辆部分,有消息提示,23年美国还计划向蒙古捐赠20辆L-ATV轻型装甲车,这些车辆目前是否已经移交未知,此外2005年美国还向蒙古捐赠了20辆悍马车,韩国可能在2014年向蒙古援助了5辆K-200装甲车。
火炮/火箭炮
D-44(85毫米)牵引野战炮,具体装备数量未知。
A-19(122毫米)牵引野战炮,蒙古在1961年从苏联“化缘”了20门,现役数量未知。
D-30(122毫米)牵引榴弹炮,蒙古在1961年开始就向苏联“化缘”该款火炮,累计“化缘”超过150门,目前约100门在役。
M-30(122毫米)牵引榴弹炮,蒙古在1953年从苏联“化缘”了100门,现役数量未知。
M-46(130毫米)牵引加农炮,蒙古在1966年从苏联“化缘”了50门,现役装备数量未知。
D-1(152毫米)牵引榴弹炮,蒙古在1960年从苏联“化缘”了25门,现役装备数量未知。
ML-20(152毫米)牵引榴弹炮,具体“化缘”年份不详,现役装备数量未知。
BS-3(100毫米)牵引野战炮,蒙古在1965年从苏联“化缘”了25门,现役装备数量未知。
T-12(100毫米)牵引野战炮,蒙古在1970年从苏联“化缘”了25门,现役装备数量未知。
BM-21冰雹(122毫米)多管火箭发射器,蒙古在1978年从苏联“化缘”了130架,目前全部在役。
另外蒙古武装部队还有大约200门反坦克炮。SPG-9(73毫米)无后坐力炮,具体数量未知。D-48(85毫米)反坦克炮,装备数量未知。
蒙古陆军总计装备迫击炮大约140门,其中包括BM-37(82毫米)迫击炮,PM-43(120毫米)迫击炮,以及M-160(160毫米)迫击炮。
防空炮/导弹
蒙古有防空炮大约150门,其中包括ZPU-4(14.5毫米)高射机枪,ZU-23-2“谢尔盖”(23毫米)高射炮,61-K型(37毫米)自动高射炮,C-60(57毫米)高射炮以及大约20门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射炮。
9K-31“箭1”机动低空导弹系统,具体装备数量未知,推测少于20辆。
9K-32“箭2”便携式防空导弹,提示总计装备250枚。
9K-38针式便携防空导弹,装备数量未知。
S-75“指引”地对空导弹系统,蒙古在1965年获得了一套,共25枚V-750导弹。
S-125“涅瓦河”地对空导弹系统,蒙古在2010年从俄罗斯“化缘”了2套M型,以及75枚V-601导弹。
空军
米格-29多用途战斗机,蒙古在2019至2021年累计从俄罗斯“化缘”了5架二手的UB型,目前全部在役。该战斗机是蒙古最先进,也是唯一的战斗机。
米-8/米-17通用直升机,蒙古在1969年从苏联“化缘”了12架米-8T型,1981年又从苏联“化缘”了10架米-17,2008年又从俄罗斯“化缘”了2架米-171E型,累计获得了24架。2015年有一架M-8在训练时坠毁,目前已知还有13架在役,其中包括11架米-8和2架米-171E型。
米-24武装直升机,蒙古在1988年从苏联“化缘”了10架,2011年又从俄罗斯“化缘”了2架P型,累计“化缘”了12架,目前有11架现役。
欧洲EC-145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蒙古向法国“化缘”了2架二手机,该机在蒙古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用于救援使用。
关于蒙古空军部分,据悉蒙古曾经有计划要购买3架美国的C-130J军用运输机,和未知数量的俄罗斯的雅克-130攻击教练机,不过都没有后续消息,根据以往尿性,大概率蒙古是想“化缘”,结果“施主”没有给。
蒙古国武装部队的主要武器装备就介绍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