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汇市安静得有点不正常,国债买储备求稳是否可持续?

阿根廷的美元行情现在就像一头装睡的狮子,表面平静,心里不知道憋着什么招。米莱政府说“这次不会重演马克里的悲剧”,但熟悉这个国家的人都知道,选举年话不能说太满。

图片

“经济炸了,他们还得回来找我们”

刚被判刑的前总统克里斯蒂娜放话说:“等经济塌了,他们还得回来找我们”,她不是在赌气,是在摆一种“等风来”的姿势。

基什内尔派这几年一直盼的就是像2018年那样的“意外”,那次美元疯涨、FMI冲进来救场,结果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乘机上台。

现在这届政府明白得很:哪怕米莱中期选举赢了,经济出点事,一夜之间就会翻盘。所以,这次他们动手早。

用国债堆储备“买稳”

经济团队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搞钱和屯美元。20亿美元的融资回购(Repo)、重开BONTE 2030、央行买回美元债……你以为这是投资?不,这是“买稳”。

卡普托不想再掉进“马克里政府期间他自己踩过的坑”:美元飙,股市崩,选情翻。

这两个月,汇市像极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点过头,让人不太踏实。通胀下来了,5月才1.5%,是近5年来最“听话”的一个月。美元兑比索从1074涨到1182。央行也几乎不管了。你可以说这是高明,也可以说是赌博。

通胀下来了,但钱包没鼓起来老百姓不管你技术指标多好,关心的是“我口袋里多没多钱”。市场焦点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还在跌,同比少了3.2%,环比也在负增长。

政府限制工资谈判,其实是不想重蹈“放水涨工资—消费火爆—物价飞涨”这个死循环。但问题也来了:通胀在跌,钱包却没跟着鼓,市场还是“没感觉”。这事解决不了,10月选举想赢,还得想别的招吸引选民。

外资开始探头看热闹,但没真下水

虽说最近传出一些看似利好的消息,比如外资买了加利西亚银行8%的股份,死牛盆地也拿下了17亿美元融资,但这更像是“边试边看”。

Macro银行准备发债,但最后还是偃旗息鼓。不是不想,是市场太拥挤,怕抢不过别人。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说,外国人爱赌我们国家的动荡,但他们更怕当接盘侠。

眼下的问题是:美元还能静多久?

过去两个月,靠着发债加外援,撑住了储备。但这个模式不可能无限复制。

7月要还债45亿美元,粮食出口黄金季快结束了,进口需求可能飙升。到时候,外贸一转负,储备开始吃紧,美元自然就会躁动。

死牛盆地虽猛,可能还顶不住接下来进口用汇。美元迟早要涨,关键是涨到哪、怎么涨。如果涨得太猛,就不是“微调”,而是“翻车”。

真能挺到10月吗?

从技术面看,经济团队现在的策略是有效的。超高利率的美元债压下来了,央行也通过操作稳定了市场情绪。

但市场有个毛病:不会一直信任政府,尤其是阿根廷政府。

一些分析师认为,现在是暂时的稳定,不是可持续的繁荣。你靠债堆的储备总要还,还的时候,美元需求就起来了。

现在唯一的希望是财政纪律和继续低通胀,真正让投资人进场。

现在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

阿根廷经济越是太平就越要留神,今天的平稳也许是战术上的胜利,但战略上的不确定还在酝酿中。

米莱政府赌的是“稳住到10月”,基什内尔派赌的是“扛不过10月”。谁对谁错,还得看美元脸色。投资人其实和老百姓一样,都知道阿根廷从来都不是一个无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