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置顶推荐:
中法的严正告诫,以色列听仔细了!
以色列:你的名字叫“太过分”
文/刘胜军
在很多人印象中,伊朗是中东强大且好战的国家。说伊朗濒临亡国,很多人会觉得夸张,但内外交困的伊朗的确正在被以色列的狂轰滥炸逼到悬崖边缘。
过去几年这样的剧本一再重复:美国/以色列攻击伊朗(例如美国斩首苏莱曼尼、以色列在伊朗首都暗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每次伊朗都是发誓复仇,但最终都是“口炮”。很简单,伊朗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与以色列不在一个水平上,复仇只能过过嘴瘾。
这一次伊朗不能不“真反击”了:一大堆军队和情报领导人被团灭,核科学家被团灭,核武器基地被钻地弹炸毁,这已经是100%的战争行为。这次袭击暴露出伊朗的可怕弱点:1)以色列的战斗机如入无人之境,伊朗防空系统成了摆设;2)以色列为何对伊朗高级领导人的行踪了如指掌,无他,摩萨德已经彻底渗透了伊朗的高层体系。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伊朗在以色列眼中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以色列袭击伊朗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以色列股市开盘大跌,一度跌幅超过2%,但收盘的时候,居然上涨了 0.5%,足可见以色列人对“胜券在握”的自信。
灾难远未结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言,以色列空军已掌控德黑兰领空,他要求当地民众“立即撤离”德黑兰,“以军正在展开军事行动”。这并非夸张。以色列一方面掌握了制空权,一方面又有摩萨德的无间道,要点杀任何伊朗领导人都可以说易如反掌。对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以色列不是杀不了,而是被特朗普否决了。想想看,一个国家都这个份上,岂不快要亡国了吗?
伊朗的无能的确令人震惊
美国的制裁是伊朗苦难的原因。2024年伊朗总统莱希等人所乘的直升机失事后,伊朗前外长扎里夫表示,美国制裁伊朗、禁止向伊朗航空工业进行销售,最终导致了这一事故。如今看来,这一惨剧并未惊醒伊朗。
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因。
伊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1万年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排名世界第四和第二,人口8600万,在22种重要农产品产量上排名世界第七。在历史上,波斯帝国的创建者居鲁士大帝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令人唏嘘的是,要不是居鲁士大帝慈悲恩准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犹太人还是悲催的“巴比伦之囚”。如今犹太人对伊朗的态度,真是“农夫与蛇”的翻版。
坐在油田上的伊朗,人均GDP仅为4400美元,沙特为3.2万美元,以色列为5.2万美元。伊朗2012年人均GDP还有8114美元,在过去十年间反而下降了48%。如此开倒车的国家,还真不多了。
伊朗人民痛苦不堪。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伊朗的年通货膨胀率为 32.5%,而季节性失业率为 7.2%,全国痛苦指数(通货膨胀率+失业率)高达 39.7。高通胀+高失业,堪称社会动荡的最佳预警指标。可以说,即使没有以色列的打击,伊朗原本就坐在了“火药桶”上。难怪,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还能摆出替天行道的姿态呼吁伊朗人民反抗“邪恶压迫的政权”。
伊朗完美复制晚清
伊朗的惨况,令人想起晚清。堂堂的大清帝国,居然在英国的船坚炮利之下不堪一击,开启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
伊朗真的像极了晚清:
——“以小族临大国”: 晚清是占人口极少数的满族统治人口庞大的汉族。伊朗是占人口25%的阿塞拜疆人统治占人口66%的波斯人。对大部分伊朗人而言,他们内心中更自豪的是波斯文明,而非伊斯兰文明。这种情感分裂必然导致精神内耗。在遭遇危机时,国家认同感就成了问题。
——清政府起家,靠的是“八旗兵”。到了晚清,八旗兵早已颓废成提着鸟笼子逛街的游手好闲之徒。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不信任巴列维国王的“旧军队”,而另外组建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晚清极度保守,闭关锁国,执着于“留发不留头”;伊朗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成为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强制女性戴头巾。教士们成立了专门的道德警察在街上巡逻,仅2014年的3个月里,就有22万名女性被带入警察局并签下保证书,有9000名女性被捕入狱。2022年,伊朗年仅22岁的女子阿米尼因佩戴头巾的方式不符合规范,遭当局拘留后死亡,引发全国暴动。从这件小事可以窥见伊朗当局“思想僵化”到了何种程度。
不奇怪,如今的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是霍梅尼的弟子,从1981年至今,已经统治伊朗长达44年之久。霍梅尼上台后,伊朗废除了王权,国家权力归于“教士集团”。霍梅尼作为最高精神领袖,是伊朗最高领导人和军事统帅,地位和权力凌驾于直接选举产生的伊朗总统之上,并终身任职。
腐败是封闭、僵化的孪生兄弟。根据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国际排名,伊朗在180个国家中排在第151位。想当年,伊朗人民经过多年的抗争,迫使巴列维国王仓皇出逃,迎回流亡海外的霍梅尼。伊朗人民无论如何都不会料到,他们的革命胜利,只是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更深的坑:教士们没收了王室的所有财产,还把社会上大部分企业都据为己有。2012年,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痛陈:300个教士,掌控了伊朗60%的财富。一个腐败、贫穷的国家,以色列进行收买渗透的成本自然很低。
一方面是缺乏全民认同感,一方面是权力腐败,一方面是思想禁锢,一方面是美国的制裁,伊朗焉能不衰败?
伊朗必须挺住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伊朗不能倒下。
虽然伊斯兰国家曾经与以色列发生“五次中东战争”,但几乎每次都以伊斯兰国家失败告终。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以色列”与伊斯兰国家的军事力量差距持续扩大。如今,伊斯兰世界已经难以组成对抗以色列的统一战线:沙特与美国关系一向密切,甚至一度计划与以色列建交;埃及经历了颜色革命后元气大伤;叙利亚在颜色革命后持续多年的内乱更是令人神伤;约旦虽然政权未被颠覆,但早已没有当年的雄风......可以说,如今的伊斯兰国家大多只是“口头上”抵抗以色列。
如今能硬着头皮与以色列周旋的只剩下: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和黎巴嫩真主党。但是,记住,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后台就是伊朗。离开伊朗的支持,他们也难以支撑。
如果伊朗乱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命运更是不堪设想,只能指望以色列的施舍了。看看以色列既往的做法,令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不断被蚕食的巴勒斯坦
拿什么来拯救伊朗?
如今的伊朗,左右为难。不反击以色列,难以给本国人民交代;反击,则可能遭受更猛烈的打击。
伊朗能做的是:1)树立坚定决绝的反抗意志;2)更新武器库;3)搞改革开放。
意志只能靠86岁的哈梅内伊的觉悟了。
关于武器库,伊朗要学习巴基斯坦。同样是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不仅早就搞出了核武器,而且在今年的印巴战争中,打得印度没脸见人。区别在哪里?伊朗买的是俄罗斯武器,巴基斯坦则是中国武器。俄罗斯武器代表的是过去,中国当年也买过不少俄罗斯武器。但此一时彼一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制造业被分割拆解,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军事现代化就无从谈起。中国则相反,不知不觉中早已成长为世界最强制造业大国,没有之一。巴基斯坦战斗机在印巴冲突中的“亮眼”表现,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伊朗:要与时俱进,武器要买就买最好的,这个钱省不得,况且中国武器并不贵,性价比超一流。
中国歼10一鸣惊人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伊朗当然更需要改革。但改革从来都是艰难的。晚清就是例子,国家已经岌岌可危,慈禧太后真正惦记的还是皇权和满清贵族的既得利益。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改革开始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果然,最终清政府的改革闹剧,催生了辛亥革命,大清王朝覆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默默为伊朗人民祈祷。
刘胜军
政治经济学+大历史观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
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首席专家
著有《下一个十年》
人大·中欧·华东师大校友
山东·菏泽·定陶人
【《史记·叔孙通传》:“汉王(刘邦)已并天下,诸侯共尊为皇帝于定陶”;《史记·范蠡传》: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