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格陵兰岛期间发表的言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北极地区新格局的关注。这是历史上首位法国总统踏足丹麦自治领土,尽管马克龙在此仅停留了六小时,便到加拿大参加七国集团峰会,但其表态却传递出法国乃至欧盟,在北极事务中的坚定立场。
马克龙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欧洲没有人认为格陵兰岛‘可以买卖或强占’”,这一声明赢得了现场掌声,直接回应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提出的吞并野心。大家知道格陵兰岛的战略价值十分重要,格陵兰岛面积宏大,相当于四个法国,其中八成为冰雪覆盖,尤其是岛上发现了稀土金属等关键资源,使得该地区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其实,马克龙的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法国试图在全球舞台上重塑影响力的体现。他此行强调了“法国和欧盟对该领土主权及完整性的坚定支持”,将格陵兰岛问题置于欧洲集体安全的框架之下。这反映了法国作为欧盟核心国家,正积极推动区域团结以对抗外部压力。
美国曾以“国际安全”为由,寻求通过军事等手段控制格陵兰岛,但马克龙的行动彰显了一种多边主义路径,提醒国际社会:单边扩张可能破坏现有秩序。马克龙通过与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及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会谈,将议题扩展到北极安全挑战上。丹麦首相表示“愿与北约盟友共同承担北极地区更大安全责任”,而马克龙则提议,法国与其他环北极南部国家开展“联合演习”。
马克龙的这一系列动作,揭示了法国在北极地区的战略意图,就是希望通过外交和军事合作,增强法国在全球安全架构中的话语权。今年3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也访问了格陵兰岛,但却遭遇冷漠反应,而且万斯的活动也仅限于美军基地。相比之下,马克龙的访问却受到了热情欢迎,法国不仅象征性地表达声援,还采取具体措施,比如,法国海军两艘舰艇提前北上熟悉北极环境,马克龙宣布在努克设立总领事馆,还亲自考察了附近岛屿。这些举措强化了法国作为可信赖伙伴的形象,目的在于填补美国影响力真空,吸引欧盟的支持。
在资源层面,法国将格陵兰岛视为关键合作对象,因为,欧盟认定的25种关键原材料中,稀土和石墨等资源岛上都有。马克龙表示欧洲希望“加速推进”与格陵兰在战略金属方面的协作,这不仅是经济考量,更是法国试图主导资源供应链的国际努力。通过聚焦稀土开发,法国能提升在高端制造业中的竞争力,同时,削弱美国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力。
此外,北极的安全博弈日益激烈,例如,皮图菲克军事基地位于俄美导弹最短轨迹上,是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法国介入这一区域,目的在于塑造一种基于规则的新秩序,而非单纯追随美国主导的北约议程。
总体而言,马克龙在格陵兰岛的表态,是法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大作用和影响力的缩影。它体现了法国通过强化欧盟团结、推进多边合作,来平衡美国单边主义,并利用北极资源和安全议题提升自身地位。
在全球权力重组背景下,法国的行动不仅守护了格陵兰的主权,还展示了法国作为全球事务参与者的韧性,即不回避大国竞争,但坚持通过对话和联盟维护稳定。这种策略可能重塑北极乃至国际政治的动态,为未来多极化世界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