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荔枝、榴莲等昔日的“贵族水果”价格大幅跳水,引发消费热潮。在北京、浙江等地超市,荔枝零售价低至“10元3斤”,榴莲价格从年初的60元/斤降至23.8元/斤,部分品质一般的榴莲甚至跌破20元/斤大关,降幅超50%。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此轮降价主要源于供应链优化与产量激增。东南亚榴莲进入上市高峰,泰国榴莲因抽检比例下调,通关效率提升,进口量环比增长40%;国产荔枝则因广东、广西等地丰产,供应量同比增加30%-40%,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市场预测,价格下行趋势仍将持续。海南榴莲将于6-9月迎来丰产期,荔枝在端午前后大量上市,价格或进一步回落。专家提醒,荔枝虽便宜却不宜贪食,空腹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低血糖,建议成人每日食用不超过10颗。
这场“水果自由”的背后,是农业技术革新与跨境物流提速共同作用的结果,昔日高端水果正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制作:北京青年报记者 余美 实习生 陈秋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余美英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