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超联赛的激烈角逐中,间歇期后的三周时间成为了各队状态调整的关键节点。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强队在这段时期似乎未能有效保持竞技状态,反而中下游球队展现出了显著的进步与提升。以申花为例,其在客场1-3不敌深圳新鹏城的比赛中,再次暴露了面对特定对手时的得分困境,这连续两年的相同失利,可能在未来的争冠路上成为其难以逾越的障碍。主教练斯卢茨基的战术布置及人员调度缺乏变化,临场应对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核心球员受伤病困扰时,球队整体表现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阵容深度与战术灵活性的双重短板。
国际比赛日期间,申花虽受一定影响,但主力球员如杨泽翔、徐皓阳等多为俱乐部替补,且朱辰杰也仅参与了一场比赛,体能储备相对充足。然而,斯卢茨基在比赛中的纠错能力仍显不足,特别是对于年轻球员杨皓宇的使用上,未能充分挖掘其潜力,导致其在赛季初的亮眼表现后逐渐归于平庸。试图依靠杨皓宇替代外援特谢拉的作用,显然过于理想化。本赛季至今,杨皓宇在中超出场12次,却无一次踢满全场,其首发往往意味着球队提前消耗了一个宝贵的换人名额,进一步限制了教练的战术调整空间。
中超联赛的竞争格局正因各队状态的变化而愈发复杂多变。对于强队而言,如何在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有效应对中下游球队的崛起,将成为未来比赛的重要课题。而对于中下游球队来说,抓住强队状态波动的机会,实现自我突破,亦是其争取更好成绩的关键所在。
在近期的赛事中,于汉超身处逆境,实则并非因其失去主帅信任。斯卢茨基原计划的换人策略因米内罗受伤而被打乱,匆忙换上刘诚宇用尽换人次数,足见比赛进程超出其预期,令他措手不及。
回顾上赛季,上海申花的成功并非单纯依赖外援。斯帅展现出点石成金之能,成功激活杨泽翔、徐皓阳和汪海健三名球员,他们成为球队关键力量。然而本赛季,这三位球员状态呈断崖式下滑,几乎每场比赛都表现迷失,与上赛季判若两人。
球员状态不佳,斯卢茨基的用人策略难辞其咎。长时间让三人处于替补位置,出场时间难以保证,使得他们难以保持良好竞技状态,自然无法做到即插即用。
从球队整体阵容来看,阿马杜不具备出场条件,进入大名单疑似“放烟雾弹”。李可、吴曦等老将,随着联赛深入夏季,体能问题愈发凸显。而高天意并非防守后腰的最佳人选。一场败仗,不仅让申花丢掉三分,更使球队存在的种种短板暴露无遗,亟待解决。
米内罗作为一名“表演型”前锋,其赛场表现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在比赛中,他看似活跃且无处不在,然而实际作用却相对有限。在一些低强度赛事中,凭借较强的冲击力,他能够成为球队核心。但当面对高强度对抗时,如深圳新鹏城主场将比赛强度拉满的情况下,米内罗便直接哑火。全场比赛,他4次射门均被封堵,传球成功率仅为5/9,可见其难以应对高端局的比赛强度。
6月22日18:00的足协杯八分之一决赛将迎来上海德比,米内罗大概率无法出战,申花恐将以残阵应对此次比赛。
尽管输球,申花仍稳居联赛第一。不过,国安在少赛一场的情况下,仅落后3分,若补赛赢球即可登顶。从乐观角度看,在转会窗口前暴露问题,为夏窗调整提供了空间。5外援可换一人,且需考虑阿马杜的伤病恢复情况。本土球员补强空间不大,一般水准球员不如使用谢鹏飞等,而正牌国脚又难以引进。今年是申花争冠的最佳时机,球队应吸取去年丢冠的经验教训,争取在今年有所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