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最新预测报告显示,受到终端市场车型竞争持续升级,智能化依然是各大车企的主打卖点。
从智能座舱到AI座舱,从基础辅助驾驶普及到高阶辅助驾驶平权,从跨域融合到整车智能,可以说,智能化平权正在带来巨大的市场红利。
以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赛道为例,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NOA(领航辅助)将超过400万辆,渗透率有机会突破20%大关。预计未来三年(2025-2027年)累计搭载交付或超2000万辆。
在智能汽车上半场,部分头部供应商在技术能力、量产验证、规模化量产等方面实现了领先,而当前智能化各细分赛道正处于技术迭代、平台升级的关键拐点下,谁能率先实现新一代技术/方案的量产落地,突破规模化效益,实现业务的高速增长,也将是各大供应商站稳下半场的关键。
7月3-4日,2025高工智能汽车产业峰会暨CEO领袖论坛将在上海召开,同期高工智能汽车还发起了年度技术领航奖、年度产品量产领跑奖、国产化供应链攻坚奖、全球化市场开拓先锋奖多项重磅奖项评选活动。
本轮奖项评选主要基于技术与产品创新突破、前装定点、量产交付规模、全球化战略与业务等多个维度筛选出在技术、产品与方案、量产规模、国产突围、全球化部署的能方面具备突出成果和优势的优秀供应商。
截至目前,奖项申报环节已经接近尾声,各大奖项均处于激烈角逐中。即日起,高工智能汽车将陆续发布各细分奖项的入围名单,谁将成功晋级,谁将夺得桂冠,最终获奖企业名单将在7月4日召开的《2025高工智能汽车产业峰会》现场揭晓。
「年度产品量产领跑奖」第一批入围名单
东软集团
智能座舱域控
东软智能座舱域控凭借高性能处理能力、强大的A|算力以及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媒体体验,充分满足跨域融合、A智能与算力向上的行业趋势。辅助驾驶最高支持高速辅助驾驶、记忆泊车等功能。
目前,搭载了东软智能座舱产品的吉利、长安、奇瑞星途等多款头部车企热销车型实现量产上市。
东软车载量产业务覆盖绝大多数国内车厂以及众多的国际车厂和合资车厂,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超30%,其中新能源车型出货量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持续获得吉利、长安、奇瑞、一汽、零跑、长城等国内主流车厂定点订单,同时与保时捷、奥迪、英力士等海外车厂的合作取得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东软8255智能座舱平台获日系客户定点,同时8295智能座舱平台成功推进“舱行一体”技术,并落地头部企业车型的量产项目。
东软建立了以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为中心的全球产品研发与交付网络,合作的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超过50家,产品覆盖110多个国家,搭载东软汽车电子产品和服务的车型超过1800款。
ETAS易特驰
RTA-CAR AUTOSAR 多核资源分配优化方案
本方案基于ETAS RTA-CAR AUTOSAR基础软件栈,专注于多核ECU系统中资源分配的优化。适用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在双核或多核架构下的性能调优,尤其针对运行时负载分布不均、跨核通信开销大、关键模块访问延迟高等问题。
该方案可灵活适配多核/多总线场景,通过负载迁移、函数拆分等提升性能,已成功应用于制动、网关等高要求项目,成熟可靠。
早在2009年,ETAS就率先开发出全球首个用于量产车辆的多核AUTOSAR软件栈,并基于多年单核系统ECU性能优化经验持续迭代。截至目前,全球超过40亿个ECU依赖ETAS RTA-CAR(RTA-Classic AUTOSAR)运行应用软件,且多核应用呈增长趋势。
魔视智能
MagicPilot 2.0高阶行泊一体域控制器
目前魔视智能辅助驾驶产品已经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落地,合作企业包括奇瑞、广汽、北汽、上汽等多家头部车企,2024年乘用车出货量突破100万套,接下来还将有多款车型即将进入量产交付阶段;商用车领域量产则包括陕重汽、宇通客车、开沃汽车等多家车企。
2025年,魔视智能新收到某TOP合资品牌新定点项目,提供全栈自研BEV高性能泊车解决方案,支持动态障碍物识别、狭窄车位及积水地面等极限场景泊车,预计单车型订单超100万套。此外,魔视还再2024年签署供货协议东南亚车企APA项目,2025年启动交付,首阶段覆盖APA自动泊车系统,后续扩展至行泊一体方案。
面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市场,魔视智能推出了MagicPilot 2.0高阶行泊一体域控制器,该产品是魔视智能全栈自研的面向高阶智能驾驶需求的高性能高功能带宽的集成式行泊一体域控制器,能够覆盖所有市面主流的高速 L3行车功能以及 L4 级别泊车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