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国忠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维生素D可能通过调控胆管反应,缓解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2.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慢性肝病发展的一个“预警信号”。
3.维生素D主要作用于胆管细胞,显著上调名为TXNIP的蛋白质表达。
4.TXNIP像是一个“刹车装置”,一旦失灵,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就会失控。
5.这项研究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可能成为未来抗肝病的新方向。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01
维生素D,我们通常认为它是骨骼健康的“守护神”,因为它有助于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但最近的一项重磅研究却发现:维生素D可能在慢性肝病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通过调控胆管反应,来缓解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这项研究由韩国忠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完成,并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不仅揭示了维生素D对肝脏的新作用,还找到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TXNIP蛋白。
02
慢性肝病(如脂肪肝、肝硬化等)是一类进展缓慢却危害极大的疾病。其中,“胆管反应(ductular reaction)”是肝脏受损后的一种细胞反应,表现为胆管样细胞大量增殖,被认为是肝病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实,胆管反应与肝脏炎症、纤维化密切相关,但如何调控这一过程,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114名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液数据,发现:几乎所有患者都存在维生素D水平偏低的现象;而且维生素D水平越低,肝病越严重;同时,胆管反应的程度也越高。这说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慢性肝病发展的一个“预警信号”。
为了验证维生素D是否直接影响肝脏健康,研究人员建立了小鼠模型,并给它们补充维生素D。
结果令人振奋:补充维生素D后,小鼠体内的胆管反应显著减弱;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也明显减轻。这表明,维生素D不仅仅是营养素,它可能具有直接的肝脏保护作用。
那么,维生素D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肝脏中的不同细胞类型,发现:维生素D主要作用于胆管细胞,并显著上调了一种名为TXNIP的蛋白质表达。TXNIP(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听起来陌生,但它其实是个“抗炎高手”。
进一步实验显示:如果特异性敲除胆管细胞中的TXNIP基因,小鼠的胆管反应、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都会加重;相反,如果让TXNIP“过量表达”,则可以有效抑制这些病理变化。这说明,TXNIP是维生素D发挥肝脏保护作用的关键“中间人”。
研究还发现,当TXNIP缺失时:胆管细胞更容易释放促炎因子(如TNF-α和TGF-β);这些因子会进一步引发免疫反应,促进胶原沉积,导致肝纤维化。也就是说,TXNIP就像是一个“刹车装置”,一旦失灵,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就会失控。
03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维生素D在肝脏中的全新机制,也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慢性肝病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辅助疗法;同时,以TXNIP为靶点的药物开发,也可能成为未来抗肝病的新方向。
当然,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是否适用于人类仍需更多临床试验验证。但这一发现无疑为全球数亿慢性肝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维生素D又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因为我们的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就能自行合成。如今,它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保护肝脏、延缓肝病进展。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医生在开出肝病治疗方案的同时,也会加上一句:“记得多晒太阳,别忘了查查你的维生素D水平。”
参考
Baek, Eun Bok, et 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meliorates ductular reaction, liver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in mice by upregulating TXNIP in ductular cells." Nature Communications16.1 (2025):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