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排洋帅水土不服!认知错误和战术不当酿败果,临场指挥也有瑕疵

中国男排洋帅海宁率队未能取得世联赛开门红。面对缺少了石川祐希高桥蓝等主力的日本男排,中国队竟然以0-3完败。赛前,尽管张景胤王径一等主力因伤休战,但球迷对于拿下日本二队还是抱着很大的信心,没想到结果却是被零封。

图片

之所以脆败,除了和队员们的发挥不佳外,也和主帅海宁出现的“水土不服”有关,他未能清楚的认知到中日之战的重要性以及临场指挥失误和战术不当。在中国体育界有这样一句话“输谁都不能输给日本队。”

图片

比赛过程中,中国队给人呈现的感觉就是死气沉沉,没有任何一点朝气,不管是得分还是丢分,都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以前,中国男排打日本队时,主教练都会主动动员球员们的战斗力,队员们的战斗值直接爆表。但海宁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认知,把日本当做是一支普通的对手。

图片

战术方面,海宁提出了“加速”的理念。这一理念非常符合国际趋势,先不管队伍配合度的默契不默契,就单论“加速”这个打法真得适合中国男排对阵日本队吗?中国男排的优势是高度,以前打日本队基本上就是靠队员的高度去硬吃对手,靠自己拦网的优势去限制日本队的进攻。

图片

提速之后,中国队的高度优势就荡然无存,只能和日本比速度。欧美球队或许可以和日本在速度方面一较高下,可就中国队而言,要想“以快制快”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毕竟这些快速传球、快速扣球的前提条件是基本功。中国男排的队员们在基本功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空间,浪费高度去打快,简直就是进入了日本队的节奏当中。

图片

不管是男排还是女排,中国队只要遇到日本,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以高制快”。或许有人会说,中国男排的主攻手都没有强攻得分能力,只能提速,但是男排的江川、温子华不都是强力接应吗?他们既然不接一传,就应该承担起队伍调整攻的重任,用两名接应的高度去砸日本队的地板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图片

结果海宁采用了中国男排最不熟悉的一种方式去对抗日本队。另外,海宁在临场指挥上也有瑕疵。比如第三局开局就直接二点换三点,非但没有拉开和日本队分差,反而是把队伍换晕,于垚辰更是出现了轮次错误,且这一局首发的二传王鹤斌前期传得还比较得体,结果只打了几个球就二点换三点。

图片

而且二点攻轮次过去后,海宁并没有及时换回,而是等到下一个两点攻时再进行换人调整。结果王鹤斌的手感变凉,接连出现了低级失误,从而丢掉了整场比赛。很多教练两点换三点是因为两点攻卡轮才进行换人,并都是在关键分上换人,像海宁这样开局就换人的还是很罕见,他的2次两点换三点是中国男排第三局丢掉的转折点,每次换上替补二传都会出现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