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舰
吉林省神经
精神病医院
儿童青少年
精神心理科
主治医师
主管心理治疗师
#本期金牌医生话题#
告别失眠困局——于医生科学助眠指南
失眠可不仅仅是睡不好这么简单。在医学上,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它包含了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而且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白天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改变等症状。同时,这种睡眠问题每周至少出现三次,并且持续一个月以上,才能被诊断为失眠。这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准确的定义,和大家平时随口说的睡不好还是有区别的。哪些人更容易失眠?失眠有哪些危害?
今天我们邀请专家来聊聊失眠的相关内容。
于医生您好,哪些人更容易让失眠找上门?是年龄大的人?还是年轻人?
其实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失眠,但相对来说,有几类人群更容易中招。首先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下降,生物钟也会发生改变,加上可能存在一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带来的不适会影响睡眠,所以中老年人失眠的比例较高。其次是女性,特别是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大幅波动,很容易出现失眠问题。另外,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的人群,像职场白领、学生,还有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比如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也都是失眠的高发人群。
于医生,失眠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的?是不是就是压力大引起的?
于医生,偶尔一次失眠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很大影响吗?我们需要特别担心吗?
偶尔一次失眠,大家不用过于担心。一般来说,偶尔失眠后,第二天可能会感觉有点疲倦、注意力不太集中,但身体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经过后续的正常休息,这种不适很快就会消失,对身体不会造成长期的严重影响。不过,如果经常出现偶尔失眠的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预警信号,提示你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或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要及时调整,否则可能发展成慢性失眠。
于医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失眠?
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首先是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这样能帮助调整生物钟。其次,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要保持安静、黑暗和凉爽,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入睡。可以在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泡个热水澡、喝杯温牛奶、阅读一些轻松的书籍。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要在临近睡觉前剧烈运动,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进行。
感谢来自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主管心理治疗师于舰的专业讲解。
关注【金牌医生】哦~
【金牌医生简介】
吉林旅游广播《金牌医生》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五早9:00到10:00
加群方式:关注吉林旅游广播微信公众平台回复“健康”
初审:葛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