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头上,有时是一次良机,有时亦是一座大山。这句话对于当代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同样适用。
风浪越大,鱼越贵。中国好物出海从来都是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经风雨、迎挑战。随着技术创新与经验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产业走向世界舞台,并不断取得突破过往的成绩,他们是如何在世界商业汪洋大海中见招拆招的?
近日,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县遇全球”栏目记者前往“中国外贸第一省”——广东,探访“千年商都”广州市所辖的番禺区,寻找当地传统优势产业——时尚与服装的突围密码。
广州番禺夜景
大声公一喊,一堆人来了
在岭南地区,流传着一句话:先有番禺,后有广州。番禺历史悠久,却也生机勃勃,至少在中国服装产业领域,番禺区极为亮眼。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当地聚集了中国最完备的服装生产供应链——不仅有超强的服装生产能力,还有极敏捷的应变能力。
“我们行内有句话,‘大声公街上一喊,我的服装谁出来做?啪!一堆人都起来了’。”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伟华笑着说,“大声公”即喇叭,这也解释了为何被誉为我国“出海四小龙”之中的三个电商平台(希音【SHEIN】、速卖通等)均扎根番禺,“产业集聚环境好,上下游的小伙伴,都能在这里找到。”
数据显示,目前番禺时尚产业市场主体已超过5万家,其中服装相关市场主体超3.4万家,超7000家为服装制造企业,数量占全广州三分之一。
并且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势头。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产业与政策法规科刘俊认为, “有希音这样的龙头企业在牵引、在整合,可以帮助一些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在科技化水平、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改进。”
所谓牵引、整合,是指近年来希音等龙头企业的供应商工厂在希音的支持下引入了大量数字化设备,比如,智能搬运机器人代替了布匹搬运工,节省了大量人力;自动验布机代替了人工检验,更加精准高效;更环保的数码打印机和热转印机,可以大幅提升效率且节能……希音的供应链大部分在国内,上下游各供应商合作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整个产业生态的信息化升级才能实现。
简而言之,对开发、生产、仓储、物流等各环节进行全链路的数字化、信息化升级,让整体的信息流转和协同变得更高效,番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成为了现代化、全链条数字化企业。
希音(SHEIN)供应商数字化工厂
与此同时,借助数字化和希音推动的按需柔性供应链模式,产业改变了传统“以产定销”的模式,一切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从源头减少了浪费。
当地服装产业的另一个痛点是,缺乏品牌。作为和Zara、H&M等齐名的全球四大时尚品牌,SHEIN自主品牌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引领带动效应。在广州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发展处副处长凌泉的视角中,只有加强品牌建设,开展品牌出海,才能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近些年来,广州始终注重扶持跨境电商品牌的企业,持续培育出海品牌。
外部形势复杂,为什么还要出海?
如果说智能化转型、锤炼品牌是“苦练内功”,那么出海外贸、参与国际竞争则是番禺的“外家功夫”。
据海关统计,2024年全年番禺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165.7亿元,与上年同期增长0.2%,占同期广州市外贸总值的10.4%。其中,纺织服装增长6.8%。
据凌泉介绍,跨境电商方面,广州市2014年粗略统计大概在14个亿左右,到2024年达到1800多亿,10年增长了120多倍。今年1-4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超700亿元,同比增长超50%。
外贸是所有经济形态里面最复杂的链条——从源头生产,到通关、运输、仓储,再到消费者手中。出海这一整套链条最长,涉及各个层级的政府、各种形态的企业,都在为它服务,而且这其中更多依靠的是市场自我调节作用。
外部挑战、形势复杂,那为什么还要出海?“去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如白马服装市场、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或者沙河服装批发市场看一下,你会很吃惊。在服装行业,国内已经做到价格亲民但质量上乘、款式时尚,许多服装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全球市场上寻找到新机会”凌泉解释道。
国内的产品做工好,反应迅速,如果有品牌,附加值可能更高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把眼光放到更大的全球市场?
在业内看来,以希音为代表的企业和品牌最大优势在于柔性供应链、小单快反,完全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提供产品。相比传统的供货方式容易因提前预测而产生库存积压问题,中国的供应链反应灵敏,加上数字化加持,能做到以销定产,接近零库存,优于很多海外企业和品牌。
除了自主品牌的拓展,如今,随着SHEIN平台模式的拓展,越来越多第三方商家、品牌和产业带借助SHEIN平台成功出海。SHEIN推出的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已覆盖超过300多个城市。目前,广东省已成为SHEIN平台产业带出海示范省,在2024年SHEIN平台就已实现了广东21个地级市产业带的全部覆盖。
如上文所述,出口涉及诸多环节,报关、装机、通关等。从今年年初开始,广州市商务部门一直在协调海关、民航等部门,以保证跨境电商的货物在广州口岸的通关时效。如今的机场海关是7x24小时服务,随时有货随时走。
以政府服务真心,换企业发展信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矢志建设3个“友好型”营商环境的广州,持续走在大道上。2024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广州市领跑全省21个地市。番禺区作为广州市唯一区级代表承担了“县(区)”指标的现场磋商迎检重任,在全省县(市、区)评价结果中位居第一档。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营商环境优化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关键在于企业满不满意、认不认可。”吴伟华的理解是,“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而是应该到企业中、工厂里实地走访观察。在走访中发现问题后,我们会协调各部门,合力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服务举措和解决方案。”
广州南站
此前,跨境电商含锂电池货物在国内各机场运输,存在渠道不畅通的难题。2024年5月31日,南航跨境电商带电货物运输包机从广州起飞,飞往英国伦敦,标志着中国民航运输带电货物取得里程碑突破。
以服务真心换发展信心,结局必然是双向奔赴。例如扎根广州番禺的希音,2024年9月底正式开工湾区供应链项目,预计引进产业人才高峰期可达约10万人。该企业持续投资超百亿,加码国内的智慧供应链的建设,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覆盖肇庆、佛山、江门等城市的国内智慧供应链体系。
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的职责归根结底就是服务企业,这样上下游的企业就能真切地意识到,广州的营商环境原来这么好,广州市政府非常支持跨境电商业态的发展,进而实现稳市场、稳企业、稳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