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官员:重启中日高层互访,应对特朗普关税战

图片   
作者:绮蝶

随着中美开始贸易磋商,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也在重新评估和美国的谈判策略。6月6日,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前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负责国际事务的副大臣寺泽达也(Tatsuya Terazawa)在《外交事务》撰文,美国关税政策迫使各国评估对美贸易依赖的风险,尤其对日本而言,这种脆弱性尤为突出。他建议日本政府重启和中国的高层互访、推动经贸与投资合作,并同中国等经济体推动WTO改革。除此以外,他主张日本应与亚洲其他国家、欧洲、拉美和中东等加强协作,继续推进关键矿产和清洁能源供应链的构建。


图片

3月30日,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举行。


自特朗普发起全球贸易战以来,中日经贸关系出现升温迹象。3月底,中日韩召开经贸部长会议,三方同意加强供应链合作和出口管制对话、推进自贸协定谈判,并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面协调立场,以应对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5月,中日就日本水产品安全问题在北京举行技术交流,日方称双方已同意启动恢复进口的具体手续。面对对美市场的高度依赖,日本正寻求通过加强对华合作,来缓解美国高关税带来的冲击。


寺泽达也在文章中称,如果特朗普2.0所有关税措施全面实施,日本将面临美国对其加征25%汽车及零部件关税、50%钢铁和铝关税,以及24%其他出口产品关税。日本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而美国是其第二大出口市场,占比约20%,仅次于中国(含中国香港)。高额关税将使大量日本商品在美市场难以立足,尤其是汽车及零部件,占对美出口逾三分之一,冲击将尤为严重。日本前1000家大企业预计,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其利润将下降7%,为自2020年以来首次整体下滑。


文章称,面对美国发动的全球贸易战,受影响的国家不能指望美国法院推翻相关政策或特朗普改变初衷来化解危机。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日本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经贸关系,因此其应扩大自身贸易网络,且不论美国参与与否,都应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重塑全球贸易体系。


“即便日本最终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关税豁免协议,关税造成的损害也无法消失。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国已对美国市场的长期开放性失去信心,过度依赖美国已难以为继。特朗普两届政府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冲击,不仅放缓了全球贸易扩张,也削弱了规则执行力。而在关键矿产和清洁能源领域,日本等国正试图降低对中国的依赖、重建安全供应链,但美方持续设限令这一进程更加困难”。


图片

5月31日,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右)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举行会晤。


文章列出了日本应对美国关税的两大关键战略。


第一,日本应该加强对其他市场的出口,并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将贸易合作制度化。中国应该被纳入这一战略之中。


文章提到,日本经济产业省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应组织更多商务交流活动、贸易展会及其他贸易促进活动,以帮助日本企业在非美市场建立新的联系。日本政府应派遣内阁大臣出访,能够表明日本致力于发展与此前联系较少国家的经济关系。例如,印度、非洲、拉丁美洲(比如南美南方共同市场)和中东(比如海合会国家)的许多国家,在官方访问铺路之后,都具有贸易扩展的潜力。


图片

3月22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日本东京同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文章称,近年来,中日因政治分歧导致经济关系紧张。自2021年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持续减少。通过在东京接待中国高级官员、并派遣日本高层前往北京,有助于缓和双边关系,鼓励两国企业重建合作意愿。目前,中日经贸关系已出现明显改善迹象。5月28日,中国海关总署应约在北京同日方就日本水产品安全问题进行新一轮技术交流。日方表示,中日已同意启动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的具体手续。日本应抓住这一经济机遇,推动更多领域的对华经贸合作。


文章还建议日本与相关国家一道,深化现有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管RCEP整体的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温和,但其中的多项双边安排已实现多类产品的关税削减,而且它是目前唯一涵盖中日韩三国的关税减让合作机制。“具体来看,由于逐项协商削减关税的方式无法快速帮助受美国关税冲击的国家,RCEP成员国应先就一套更具进取性的关税削减通用公式展开谈判,加快整个进程”。


第二,日本应推动加强被特朗普削弱的国际贸易规则和制度。日本可以同中国等国合作,建立替代版的WTO争端解决机制,并在WTO框架下制定新规则。


文章提到,由于美国持续阻挠上诉机构人事任命,其他成员需同意接受替代机制的裁决。目前已有56国加入“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包括中国、日本、加拿大和欧盟。若印度、印尼、韩国、英国等更多主要经济体参与,该机制的影响力将更强。各国还可以在WTO框架下制定新规则,探索建立更多平衡气候、发展和贸易优先事项的规则,比如为碳边境调节机制制定行为准则。


图片


不过,关键的问题是各方仍需达成共识。比如,已有几十个WTO成员签署了有关电商和投资便利化协议,但由于印度和南非在内的少数国家的阻挠,这些协议尚未能发挥效力。


文章还认为,现有的贸易协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WTO的功能。日本应推动更多国家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将其打造成全球性的贸易框架。作者称,日本应鼓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和泰国等亚洲国家,欧盟成员国以及非欧盟国家(如挪威和瑞士)加入这一协定。(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未建议中国加入这一体系。)


在应对特朗普关税的策略上,作者一方面主张日本应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也指出,美国高关税可能使国际社会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他主张日本积极与除中美以外的其他国家深化在关键矿产和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构建多元、稳定的替代性供应链体系。“其他国家需要自行构建供应链。日本虽已与澳大利亚、印度合作采购稀土,但仍应加大投入。另外,日本在亚洲的友邦,以及加拿大、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的国家,都可能在建立关键矿产和清洁能源供应链方面发挥作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