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NX16实现量产

6月10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工作会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酿酒微生物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延琳教授团队的重磅成果引发关注——该团队历时17年潜心攻关,育成的国内首株干白葡萄酒本土酿酒酵母NX16实现产业化量产,并已出口东欧酿造500余吨干白葡萄酒。这是该团队继2013年突破干红葡萄酒酵母产业化后,再次以科技力量赋能中国葡萄酒产业。

2008年以来,刘延琳教授团队在显微镜下开启了中国葡萄酒的“菌种长征”。该团队从贺兰山东麓6个子产区、10余个葡萄品种中分离保存1.2万余株野生酵母,最终筛选出NX16——国内首株适应中国葡萄特性、兼具产香与发酵稳定性的干白酵母。在宁夏、新疆、环渤海湾等多产区开展8年以上试验,验证NX16的多产区适应性。今年,NX16已由国内公司量产,并出口东欧葡萄酒生产国。

“NX是宁夏的拼音首字母缩写,我们在宁夏‘淘金’并成功培育了为中国葡萄酒量身定制的酵母。它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了中国的葡萄酒酿造菌种‘卡脖子’问题,实现本土干白葡萄酒酵母产业化应用‘从0到1’的突破。”刘延琳教授团队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宋育阳教授说。

高糖,是我国西北产区葡萄的特点。NX16针对这一特点优化了发酵工艺,所酿干白葡萄酒果香浓郁,橙子、杏子等香气突出。目前,团队研发的CECA(干红)酵母已实现30%国产化替代,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由CECA酵母菌所酿造的相关酒品斩获包括布鲁塞尔国际大奖金奖在内的多个国际国内大奖,印证了“中国风土,世界品质”。

宋育阳表示,团队已储备29株功能细分菌株,未来将通过产学研合作,为不同产区、品种定制专属酵母。例如,针对宁夏霞多丽、雷司令等品种,开发差异化菌种,让中国葡萄酒在全球化竞争中展现独特个性,唱出最地道的“中国声调”,酿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香型”,中国葡萄酒产业将从菌种到工艺的全链条自主创新,提升国际话语权。(宁夏日报记者 王溦 白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