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英继携苗绣走进双龙镇排碧学校,让农村学子在“非遗”体验中触摸民族文化根脉,厚植文化自信。
向学生们展示苗绣(本组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课堂上,吴英继从语文视角解码苗绣,向学生讲述湘西苗族史诗《古老话》中的图案故事,拆解“网绣”“打籽绣”等针法的文化内涵,并以双面绣实物展示“表里如一”的工匠技艺,让课本里的“传统文化”与鲜活非遗跨时空对话。
学生们动手刺绣
动手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在穿针引线中尝试基础针法,在专注落针与纹样初现的欣喜中,感受非遗温度,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非遗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传承”的转变,更加亲近热爱本土文化。“苗族祖先把故事‘绣’进衣服……”课后,学生石静宜感慨道。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农村学校打破课后服务单一模式,推动语文教学从“课本”延伸至“生活”,是学校“文化育人”的缩影。学校将继续推进“非遗+学科”融合课程,让苗绣等文化瑰宝在课后服务中绽放新彩,为农村教育注入“文化造血”新动能。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