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拒不移交资料,前几天,广州海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被番禺区洛浦街道办通报批评,并罚款90000元。
在没有相关资料、没有办公用房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广州市番禺区海龙湾第一届业委会还是选择走上业主自管之路,至今已有9个月了。
自管后小区添了不少设施 南方+ 项仙君 拍摄
为什么要自管?
海龙湾业委会副主任李老师介绍,海龙湾小区建成于20年前,有48栋1633户业主(加车位有投票户数1803户),小区的海龙物业管理公司也是开发商的下属公司。由于2019年前后开发商出现经营异常,之后小区物业服务开始拉胯,陆续拖欠员工工资、第三方合作方服务费用,物业服务质量明显下滑,维修、卫生、电梯维保等全方位不能达到业主的要求。而更让业主看不到希望的是,物业公司背后的老板及其相关亲属、公司,都陆续成为失信人员,所欠费用都极为庞大,业主们担心,物业公司拿到的每一分物业费和共有资金,可能被拿去填债务无底洞。在此背景下,热心业主积极开始筹建业委会。2023年12月,业委会备案成功。2024年6月中旬,第二次业主大会投票结束,业主们决定实行小区自管。之后,业委会解聘了海龙物业公司,并发出了撤场和移交财物的函件,当年7月31日,海龙物业回函绝不撤场。去年8月5日,经过几番交锋,业委会接管了小区。
在成立业委会的过程中,业主们发现:小区会所、幼儿园和活动室(物业办公室用房)都办在了开发商私人公司的名下,现在会所被深圳中院准备拍卖,海龙物业的工作人员还有在原来办公室和会所活动。由于是私人产权用房,业委会也没有办法。
海龙湾是广州最大的自管小区之一 南方+ 项仙君 拍摄
记者在小区采访时看到,业委会现在只能在一个原来给清洁工用的地下室里办公,不时有电工等来进行维修工作。李老师说,业委会去年就向海龙物业提交过需要移交的财务资料、档案资料、合同资料、产权资料及技术综合图纸资料,还有配套设备等财物的需求,但均未得到配合,反而多次因被抢岗和被破坏设施与海龙物业发生冲突。业委会意见是会所要开放使用,会所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规划功能不能改变,会所中的二楼两间管理用房要开放给业委会使用,会所前广场充电桩使用及游泳池招标使用原物业和会所产权人不得干预。
拒不移交被重罚
业委会只能蜗在地下室办公 南方+ 项仙君 拍摄
记者注意到,洛浦街道办对海龙湾业委会的自管是支持的。2024年8月6日,街道对海龙物业公司发出《关于洛浦街海龙湾小区物业管理交接事宜的指导意见》,要求海龙物业公司根据《广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依法配合业委会做好交接工作,移交有关资料、财物。在交接前妥善处理员工工资发放、物业管理费以及水电费追缴等事宜,与小区业委会平稳完成物业管理交接工作。如公司未按规定期限有序退出该小区物业管理区域的,街道将依法责令限期退出;逾期仍不配合的,将依法立案处罚。遭到拒绝后,洛浦街道办于今年1月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告知书》,但该公司同样不予理会,仍旧拒绝移交资料、财物。5月23日,洛浦街道办发布《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公告》,表示该公司的违法行为属于从重档次。责令该公司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3日内按照规定向洛浦街海龙湾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服务有关资料、财物。并对该公司通报批评,罚款90000元。
洛浦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龙湾小区配套建筑包括会所、幼儿园、活动室等被私有化等问题,海龙湾业委会委员曾向番禺区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并已取得了回复。今年4月23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回复业主称,经查,海龙湾小区会所、幼儿园、活动室已依据当时相关法规办理首次登记并于2007年8月转移登记到第三人名下。海龙湾电房、厕所、垃圾站已于2007年4月办理首次登记,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没有上述物业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相关约定,目前登记在开发企业名下。
28日下午,记者来到原海龙物业办公场地,该处员工态度强硬地表示,业委会成立是不合法的,是他们强行接管在前,物业公司已提起诉讼。而对街道的处罚,物业公司也会提起行政复议。他们表示,管理处属于私人产权,不欢迎外人进入。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已有部分小区尝试自管模式,通过业主自治解决物业矛盾,但规模多为中小型住宅。海珠区的祈乐苑小区是广州成功实行自管的物业小区之一,至今已有10年,另外还有裕兴苑小区、丰景大厦、佳兴大厦等,而海龙湾无疑是最大的自管小区。业内人士认为,与聘请物业公司相比,业委会自管优势在于资金透明高效,公共收益(如停车费、广告费)直接用于小区建设,无中间商抽成,决策灵活,可针对性解决问题(如海龙湾更换水泵设备解决供水问题),业主参与度高,通过小程序公开财务和表决事项,但同样存在管理难度大、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不过从海龙湾业委会自管后的表现来看,它的自管还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