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记者于沫涵)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产业园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工业产值,却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出,要“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产业园区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发力场景。
“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昨天(10日)在北京启动,标志着这一获得国家货币财政政策支持的金融服务零碳园区项目正式实施。
启动会现场,华夏银行董事长杨书剑表示,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既是国家战略,也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使命。
杨书剑说:“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有效提升绿色金融配置效能,助推全国各类园区向绿色低碳转型。二是撬动更多资本,加大国家‘双碳’战略金融支持力度,预计将动员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园区降碳,更大力度实现降碳目标。三是合力探索未来,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示范案例项目。”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业务总经理周云说,作为国内率先落地的转型金融实践之一,“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将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产业园区样板。
周云表示:“本项目将撬动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融资,用于支持一系列创新性子项目,包括生物质能源转化、沼气发电和可再生热能供应等。这些投资预计每年可减少约9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并将惠及约150万名产业园区居民和工作人员,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
谈到金融支持的具体方向,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认为,需要建立新的“转型金融”框架,为高碳行业转型提供金融支持。他预计,“转型金融”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本次项目的落地也有望为我国绿色金融创新提供更多可复制的行业样本。
马骏说:“比如煤电、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造纸等,这些高碳行业的转型项目大部分还不在绿色目录里,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转型金融’的框架或者体系。我个人判断,‘转型金融’业务量可能每年有100%的增长。在推动‘双碳’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创造样本,让其他机构和地区以后可以复制这样的样本。”
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
华夏银行副行长杨伟说:“它的着力点更加精准、更加清晰。就是围绕着产业园区的零碳节能以及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设定专业的金融产品。”
当天,重庆江津工业园、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算谷产业园等12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与华夏银行相关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