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别名苞谷、棒子、玉茭等,是原产中南美洲的农作物,明朝引入我国,被广泛栽培至全国。
它营养全面,用途丰富,经济效益高,是粮食,是饲料,是工业原料,就连秸秆都能用来烧柴填炕,沤制肥料。
实际种植玉米过程,想要全面提高产量,就要稳定水分供应,增施肥料,促进苗壮根壮,实现根深叶茂,穗大粒满的效果。
虽然水分和养分管理表面看起来简单,但因不同的生长阶段,玉米植株对氮磷钾吸收有明显区别,多施和少施都有碍成长发育。
因此说,掌握科学施肥策略,正确施肥方法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掌握这3个顺口溜,就能明确追肥诀窍,产量最高能突破2000斤。
一追尺把高
意思是,当植株快要进拔节期,就要施拔节肥,即攻秆肥,能稳定长势,促进正常发育。
追肥节点。按照高度看,玉米植株达到尺把高就要追肥,但考虑到高度受品种、水分等因素的限制,采用展叶数作为追肥更科学。
即当玉米的展叶数达到全成长期内叶片数量的30-37%的范围内,就要追施拔节肥,能更精准满足植株养分需要。
如玉米全成长周期叶片总数量为17片,达到5-6片叶就要追肥,玉米全成长周期叶片总数量为20片,达到6-7片叶就要追肥。
施肥要点。拔节肥是首次追肥,追肥量是总追肥量的1-2成,根据基肥用量、苗情长势,灵活调整用量。
正常情况,要选择氮肥10-15斤,磷肥20-30斤,钾肥10-15斤,混合完,就施用,忌过量施肥氮肥,谨防旺长,抗倒伏能力减弱。
注意要点。拔节肥要稳施,即控制肥料的用量,用量太大,造成烧苗,还会浪费肥料资源,用量过小,养分供应短缺。
正确做法是看苗追肥,苗情长势旺,说明水分养分供应足,苗情长势弱,说明水分养分供应缺失,要增加追肥量。
二追齐齐腰
意思是,当玉米植株进入大喇叭期后,雌穗和雄穗分化,就要进行追肥。
追肥节点。植株进入大喇叭口,生长速度快速增加,同样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逐渐达到全生育期的最高水平。
因此,玉米穗肥要重施,要肥水齐上,进行猛攻,既能满足穗分化的养分需要,还能促进植株中上部叶片的光合效率提高。
施肥要点。这次施肥要占全部追肥量的5-6成,选用肥料以速效氮肥为主,采取撒施、穴施和兑水喷施均可。
除氮肥外,还要适当补充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为玉米获得更高产量质量创造有利环境。
注意要点。玉米追肥的时期要把握准确,追肥过早,前期过度营养生长,长势过旺,茎秆细弱,遇到风雨天,就要倒伏。
追肥过晚,错过养分的最大需求期,无法满足生长过程对养分的需求量,造成果穗发育受阻,产量质量降低。
三追刚露毛
意思是,当植株进入抽雄前10-15天,果穗小穗小花分化期,即要施攻穗肥,促进穗大粒多。
追肥节点。玉米抽雄前10天,对水分和养分敏感,要适量追肥,以增加穗的长度,避免顶部小花退化。
根据叶片数量看,植株的叶片数量达到全生长周期的6成,就能施攻穗肥,总叶片17和20的玉米品种就分别要在10片和12片追施肥料。
施肥要点。这次追肥,要以速效氮肥为主,总追肥量要达到全成长周期的1-2成,尿素用肥量要达到15-20斤。
注意要点。植株施攻肥前,要及时察看土壤墒情,墒情过差,养分吸收利用遭限,造成肥料浪费。
这就要求田间过旱状态,追施肥料,要先提前1天灌溉水,进而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无灌溉条件,就要兑水喷施。
最后要说,无论是施基肥,还是施追肥的秆肥、穗肥等,都要灵活调整,既要观察土壤肥情,还要观察苗情,过度过量的追肥,拔苗助长,有益无害。
要提醒的是,玉米获得高产,追肥只是基础性因素,想要更稳妥的增产提质还要重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