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先找中国,李在明先见美日后再通中方,并向中方发出邀请!
韩国新总统李在明的外交首秀备受瞩目。他在上任后迅速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及中方最高层通话,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他向中方发出了一个特殊邀请——希望中方最高层出席今年由韩国主办的APEC峰会。这一系列外交动作背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李在明的外交布局又将如何影响亚太局势?
6月6日,李在明上任第三天,首先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这通电话虽然只有20分钟,但意义重大。美韩同盟一直是韩国安全政策的核心,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的情况下,韩国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仍然不可替代。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近年来在经济领域对韩国施加了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即将到期的“对等关税”谈判。李在明此时与特朗普通话,显然意在为韩国争取更多经济利益,同时维持美韩同盟的稳固。
第二通电话打给了日本首相石破茂,这一选择同样耐人寻味。日韩关系因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长期紧张,而李在明在竞选时期曾对日本采取强硬立场。然而,这次通话中,他表现出了明显的务实态度。
根据日韩双方的新闻稿,李在明表示希望与日本构建“成熟稳定的双边关系”,并以美日韩三边合作为基础,共同应对地区经济与安全挑战。历史争议被双方有意回避,取而代之的是对合作的强调。这种转变显示出,李在明更倾向于搁置争议,优先推动日韩关系的实际利益合作。
6月10日,李在明完成了与中方最高层的通话。这是他上任后的首次中韩高层互动。通话中,双方对中韩关系未来的发展表达了积极期待,而李在明更是主动邀请中方最高层参加今年的APEC峰会。中韩关系近年来因“萨德”问题一度陷入低谷,但中国仍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经济联系密不可分。李在明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希望通过高层互动修复中韩关系,为韩国经济注入更多动力。此外,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方作为重要的调解方,也可能为地区局势的缓和提供支持。
从三通电话可以看出,李在明的外交政策更加务实。他在维持美日韩同盟框架的同时,努力平衡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同时推动日韩关系的改善。然而,这种多边平衡策略并非没有风险。对日政策的软化可能引发韩国国内部分保守派的质疑,而对华关系的修复也需在美韩同盟的框架内谨慎推进。
未来,李在明能否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实现韩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仍需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外交开局已经为亚太地区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