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战机采购新动态:歼 - 10能否开启合作新局?

今天咱们来聊聊近期一条备受瞩目的军事新闻。

当地时间6月5日,印尼军方透露,印尼政府正在对采购中国制造的歼 - 10战斗机开展可行性评估。印尼国防部副部长道凡托(Taufanto)明确表示,此举意在提升印尼空军的现代化作战能力,同时兼顾国防预算的性价比。

图片

中国的歼 - 10战斗机已然成为印尼重点考察的采购对象。这表明中国军工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正逐渐崭露头角,歼 - 10凭借自身实力吸引了印尼的关注。

印尼采购歼 - 10的目的清晰明确,就是要提升空军现代化作战能力,同时追求高性价比。在国防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以合理的价格获取性能优异的装备,是各国采购军备时的重要考量。

这并非只是停留在设想层面,而是已经切实进入了可行性评估阶段,意味着印尼在采购决策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那么,为何印尼会在这个时候将目光投向歼 - 10呢?这背后有着重要的背景因素。前不久的印巴冲突中,中国制造的歼 - 10CE战斗机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据巴基斯坦方面称,巴空军的歼 - 10CE战斗机至少击落了3架印度的“阵风”战斗机。“阵风”作为法国引以为傲的先进战机,单价高达2亿多美元,印度不惜重金采购,本想借此在空战中占据优势,却没想到被歼 - 10CE的出色表现“抢了风头”。这一战,让世界看到了歼 - 10CE的强大实力,也让不少国家对中国制造的战斗机有了全新的认识,印尼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印尼对先进战机的需求由来已久。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尼拥有广阔的领空需要捍卫,但印尼空军的装备却面临着更新换代的迫切需求。此前,印尼已经投入大量资金采购法国“阵风”战斗机。2022年,印尼与法国签署协议,以81亿美元订购42架“阵风”战斗机,首批6架预计2026年交付。此外,印尼还参与了韩国KF - 21战机的研发项目,今年4月还表示有兴趣加入土耳其第五代战机“可汗”的开发计划。

如今,印尼又将目光聚焦到中国的歼 - 10上,这背后有着现实的考量。

从性价比来看,按照外媒的分析,“阵风”的外销单价在2亿到2.5亿美元之间,印尼的采购单价也接近2亿美元。相比之下,歼 - 10CE的采购单价不超过6000万美元。尽管具体的合同涉及各种配件、武器以及售后保养等,无法精确比较,但“阵风”与歼 - 10CE的价格差异确实巨大。对于国防预算有限的印尼来说,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性能相当甚至更优的装备,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在实战检验方面,歼 - 10CE在印巴冲突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其先进的航电系统、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以及出色的机动性都得到了充分展示。对于印尼来说,采购一款经过实战考验的战机,显然要比采购一款仅停留在纸面性能上的战机更让人放心。毕竟,实战是检验武器装备性能的最好标准。

此外,中国与印尼日益紧密的关系也为军事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国投资的主要来源,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军事领域的合作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如果印尼最终采购歼 - 10,那将标志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当然,现在说印尼一定会采购歼 - 10还为时尚早。采购先进战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印尼还需要对歼 - 10进行更深入的技术评估,包括与现有国防系统的兼容性、售后维护支持等。而且,印尼的采购决策也必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和法国等国家是否会从中施加影响,毕竟印尼的采购选择可能会影响到地区的军事平衡。

不过,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制造的歼 - 10战斗机已经凭借自身的实力,在国际军贸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中国的武器装备纳入采购选项,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军工实力的一种认可。

说在最后,印尼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采购歼 - 10的国家,我们满怀期待地拭目以待。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中国军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中国制造出现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这无疑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生动体现。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