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浩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研究在读博士
01 哈佛案、关税案,对美国民主究竟意味着什么?
近期,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高等教育两个领域的行动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两个案例都涉及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边界争议,反映了特朗普政府试图扩张行政分支权力、挑战美国传统宪政秩序的倾向。本文将就这两桩“公案”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美国的竞争性民主体制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构成潜在威胁。
2025年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CIT)作出裁决,认定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实施的多项关税措施属于越权行为。法院指出,美国宪法赋予国会规范贸易的专属权力,而总统绕过国会、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加征关税的行为缺乏法律基础。
特朗普政府对此迅速提出上诉。白宫副新闻秘书认为非民选法官无权决定如何应对国家紧急状态。紧接着,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5月29日批准了特朗普政府的请求,暂时中止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允许关税政策继续实施。这一裁决的最终结果仍需等待进一步的法律程序和可能的上诉。
除了关税权限之争外,特朗普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行动同样引发了对行政权边界的担忧。2025年4月11日,特朗普政府向哈佛大学提出多项整改要求,包括遏制“反犹主义”和终止与DEI(即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相关的多个项目。对此,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回应称,该校不会放弃其独立性或宪法权利,拒绝了政府的要求。
哈佛大学校园 (图源:路透社)
作为回应,特朗普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冻结了向哈佛大学提供的22亿美元拨款和价值6000万美元的合同。5月22日,美国政府进一步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这一决定引发了哈佛大学的强烈不满,该校随即批评此举“非法”,并将美国政府告上了法庭。
哈佛大学在其法律诉讼中援引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对学术自由的保障,以及《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联邦资金分配的相关规定,认为政府的行为构成对学术独立的政治干预。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针对哈佛大学,还波及到其他多所美国顶尖高校。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也面临联邦资金被撤回、暂停或审查的情况。
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的这场冲突背后,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高校在政治立场和招生政策上的不满,核心争议一是在于政府对校园反犹情绪的关注,二是在于避免录取“敌视美国价值观和制度”的学生。
02 面对特朗普的“超级总统”梦,司法成为捍卫民主的最后守门人
如何看待上述两桩公案?本文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视角是分析这两件法律纠纷如何反映了美国民主体制的长期变革趋势。要理解这些案例的深层意义,我们需要借助西方政治学关于司法在民主防卫中的作用的理论框架。学术研究表明,当行政权力试图突破宪政限制时,独立法院往往成为捍卫民主的最后防线。
Tate(1995)分析了法院权力扩张背后的动因,指出在政治制度遭遇信任危机时,法院往往被公众寄予希望,成为守护公共规范的象征。Sunstein(2001)指出,在多数民众或政治势力倾向破坏民主规范时,法院可通过“司法审查”机制阻止政策背离民主宪政原则。金斯伯格和Huq(2018)深入探讨了民主衰退的路径,并指出宪法法院在维护民主规则、防止“合宪威权主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她们还强调,在行政权力扩张时,法院可作为制度性制衡力量介入。Levitsky 与 Ziblatt(2018)认为,当民主制度受到威胁时,法院及其他独立机构(如选举委员会)能否保持独立性,是民主能否幸存的关键。Sadurski(2019)分析了波兰法院系统如何成为与民主倒退抗衡的关键机构,尽管面临政治干预,法院依然是最后的守门人(last line of defense)。
可以说,特朗普政府的举动不仅是对现有行政权边界的挑战,更体现了其试图重塑美国政治体制的深层企图。《外交政策》杂志分析指出,特朗普及其团队致力于推动一种“超级总统制”(super-presidentialism)的行政体制,即总统不仅掌控行政部门的全部权力,而且对国会与法院等制衡机构的控制欲日益增强。
(图源:Foreign Policy)
这种设想包括几个关键方面:一是对独立机构权力的扩张;二是推动联邦文官制度的政治化;三是联邦机构负责人“去专业化”并配备忠诚顾问(即所谓的“政治看护人”);四是对军政关系进行高度党派化处理。
最值得令人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限制法院与国会施加的任何实质性制约,甚至有意无视或拖延法院裁决的执行。这种趋势若继续发展,不仅可能动摇司法在宪政架构中的独立地位,更可能形成“选举合法性”掩盖下的事实性行政集权。
在这样的制度重构背景下,我们便能理解特朗普政府在面对法院制约时的战略动机——不仅是对具体政策执行权的争夺,更是对国家治理规则定义权的挑战。
其中的深意在于,行政当局正在从“合宪执行者”转变为“规则解释者”,意图重设民主程序的边界。
03 妥协与共识的力量被消解,西方民主政体的“百年之变”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行政当局违背美国法院的指令,会遭受到何种后果?就实际的情形而言,美国行政当局更多需要考虑到美国公众的反应以及如何平衡“凝聚共识”与“遵守民主程序”。
然而,更为残酷的情况是,如果行政当局有合理的理由来合理化自身的举动,法院与国会很可能无法在短期内对行政当局的施政进行纠偏,这是当下正发生在美国的现状。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上任伊始曾宣称“法官不得管控行政部门的法律权力”。对此,《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在2025年2月的分析中指出,万斯对联邦司法机构发出的威胁有可能打破关于美国法院拥有“最终决定权”的认识。在特朗普的部分行政法令涉嫌违宪的背景下,万斯对美国“法官”的挑战使美国的宪法危机变得更加突出。
(图源:报业辛迪加)
从短期来看,美国的竞争性民主体制并不会遭到根本性的破坏,毕竟特朗普政府仍然尊重“民主”共识。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指责欧洲各国不“民主”,不允许民粹主义政党在欧洲各国选举中获得胜利。
然而,特朗普政府采用了一些“瞒天过海”“暗渡陈仓”的举动,颇有“打擦边球”之嫌,长期来看会伤害美国民主体制赖以生存的民主惯例、惯习与程序。就像在本轮争议中,特朗普政府认为法院的裁决损害了政府的外交努力,并侵犯了总统在处理外交事务方面的专属权力。
对特朗普政府而言,关税事务属于法律授权下的政治事务,而非单纯的法律事务。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来上调关税,绕过了耗时漫长、经年累月的301调查,直接而迅速地实现了其意图。然而,对美国民主体制而言,总统行使职权必须是“名正而言顺”,若名不正则言不顺。程序正义是西方竞争性民主体制的核心特征,而特朗普政府正在为了施政效率、解决问题而尝试绕过这些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也就不难理解,西方舆论何以始终关注特朗普“破坏民主”的行为与举动。毕竟,魏玛共和国也曾经选出了民选的领袖——希特勒,并在民选领袖的指导下走向了法西斯主义。民主体制、开放社会可能产生支持不民主思想、反对开放的领导力量,这正是西方竞争性民主体制的悖论,正如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所阐述的一样。
环视欧洲与美国,民粹主义思想政党正在欧盟成员国的议会中取得席位,反欧盟、反精英思潮席卷从乌拉尔山以西的匈牙利到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在最近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取得前所未有的佳绩。在英国,保守党、工党的支持率已经被民粹主义政党英国改革党所超越。而在美国,经历了“占领华尔街”、“黑命攸关”(BLM)、“取消文化”等社会运动以及深藏在政治潜流下的“茶党运动”后,政治极化与社会撕裂正在让美国民主体制中最核心的“妥协”与“共识”消退。可以说,特朗普政府与美国法院之间的斗争不仅仅是美国社会的写照,更是西方民主体制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互动所带来的现象。在其冰山之下,是卡尔·波兰尼在其著作《大转型》(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中所论述的“双向运动”(double movement),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面临调整的最新表现。
“黑命攸关”(BLM)运动 (图源:Getty Image)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特朗普政府与美国法院在关税政策和高校管理上的两桩“公案”,不仅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表现,更是全球民主制度面临挑战的缩影。从这个角度看,这两个案例确实值得我们深切担忧,因为它们反映了民主制度中程序正义和权力制衡原则正受到系统性挑战。我们所目睹的,只是“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结构性变革之下的一个横切面。这种趋势背后潜藏的深层逻辑,需要我们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观察与分析。对社会科学家而言,这是值得付诸一生来进行思考与研究的深刻命题。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参考资料
Ginsburg, T., & Huq, A. Z. (2018). How to save a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vitsky, S., & Ziblatt, D. (2018). How democracies die. Crown.
Project Syndicate. (2025). Donald Trump’s Misrule of Law.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trump-rewriting-us-constitution-unilaterally-by-richard-k-sherwin-2025-02
Sadurski, W. (2019). Poland’s constitutional breakdow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nstein, C. R. (2001). Designing democracy: What constitutions d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te, C. N. (1995). Why the expansion of judicial power? In C. N. Tate & T. Vallinder (Eds.),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judicial power (pp. 27–37). NYU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