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岛内“大罢免”进入白热化阶段,目前罢蓝绿民代呈现31:0的极端差距。岛内学者钮则勋认为,如今的态势未能代表绿营已胜券在握,并提及5大变数仍可能影响结局,其中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是最大的关键。
据中评社11日报道,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广告系教授钮则勋认为,对于“大罢免”,绿营并非稳操胜券,且至少存在5大变数。首先,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日前抛出的“轮回说”,恐造成相对剥夺感,让蓝营执政县市民众不满,成为投下“不同意罢免”投票的催化剂。第二关键为“关税战”,7月关税暂缓期将届满,台当局策略大多是对美投资与采购,但特朗普是否会顺势砍台当局一刀,借此强化其内部威望,将是最大变数。
钮则勋接着表示,第三个关键为岛内疫情变化,台“疾管署”预估6月底至7月初疫情升高,若高峰落在罢免投票时,势必影响投票率。第四,近日台“监委”滥用公务车的争议让绿营仇恨值升高,民怨若持续累积,恐成压垮绿军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一点,钮直言,若意识形态政策操作过当,恐抵销绿营罢免能量。
钮则勋认为,目前的局势虽对蓝营不利,但若能灵活操作上述的变数,强化与县市政府合作、营造基层动能,仍有反守为攻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