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菏泽2025年夏季高考圆满收官,8万余名高考生将迎来长达两个月的“超长暑期”。
2.学生们用不同的规划,勾勒出后高考时代的多元模样,如边打工边旅行、为从军或学医提前储备能量、反哺社会等。
3.菏泽一中理科毕业生小陈的暑期清单上,“考驾照”和“省内研学”排在前两位,希望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4.另一方面,菏泽二中毕业生小李的暑期关键词是“自律”,计划利用暑期进行健身和做公益,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5.曹州实验中学教师鹿露露建议学生暑假好好放松,考取驾照,掌握驾驶技术;教师苑玉冰则建议学生多读书,尤其是哲学类书籍或人物传记。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敏静
6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科交卷铃声响起,菏泽2025年夏季高考圆满收官,我市8万余名高考生将迎来长达两个月的“超长暑期”。有人把假期当作“探索世界的窗口”,计划边打工边旅行;有人将其视为“梦想的预备役”,为从军、学医提前储备能量;也有人选择“反哺社会”,用志愿服务书写青春年华。在这场关于“成长”的暑期答卷里,学子们用不同的规划,勾勒出后高考时代的多元模样。
边打工边看海,把向往的城市过成“生活”
“终于能去威海了!这次不是旅游,而是‘生活’。”6月10日晚,菏泽二中高三文科20班毕业生小高一边翻看手机里收藏的威海租房信息,眼里满是期待。
此前,他曾两次随父母去威海短途旅行,却因课业压力只能在沙滩上匆匆踩几脚浪花,连当地最有名的海鲜市场都没来得及逛。“去年发小考上威海的一所大学,暑假在那里打工,说能边赚钱边看日落,我羡慕了整整一年。”说这话时,他满是期待。
高考前,小高就将去威海过暑期的想法告诉父母,也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他的计划很具体:先购买一张火车票去威海与发小会合,然后两人一起找暑期工,为实现梦想积攒“金币”。“打工不只是为了赚钱,还想试试脱离父母照顾的生活,也想真正了解一座城市的节奏。”小高说,发小答应带他去大学食堂吃饭,提前感受大学生活,寻找未来努力的方向。
与小高一样想“走出舒适区”的考生不在少数。
菏泽一中理科毕业生小陈的暑期清单上,“考驾照”和“省内研学”排在前两位。“爸妈总说我是‘生活小白’,连坐公交都要查导航,学会开车才算真正‘独立’吧。”小陈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除了学技能,小陈还计划和同学组队完成“菏泽文化探访”:去郓城看
暑期健身、做公益,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当多数同学在讨论“去哪玩”时,菏泽二中毕业生小李的暑期关键词是“自律”。
“我从小就爱看军旅题材的影视剧,感觉军人特别帅,更佩服他们保家卫国的担当。”小李坦言,高三备考时久坐不动,体能下降明显,“征兵对视力、体重、体能都有要求,现在必须提前‘补课’。”暑假里,他打算办张健身卡,每天坚持锻炼。“虽然离当兵的标准还有距离,但每天进步一点,就离梦想近一点。”小李说,他平时模拟成绩400分左右,这次高考发挥平稳,等成绩出来后,再决定是先从军还是先上大学,但无论哪种选择,他都会提前训练体能,为梦想努力。
曹州实验中学高三5班的一位考生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她的暑期将从一场志愿服务开始。“这18年一直是国家帮助我们。现在,我们长大了,也该回馈社会了。”她表示。
在牡丹区二十二中考点外,家长王女士看着高考后的儿子和同学商量暑期打工计划,眼神里既有担心,也有欣慰。“以前总觉得他离不开我们,现在发现,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想‘长大’。”她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儿子打算和朋友去青岛做兼职,“一开始,我想跟着去照顾,后来听老师说‘家长要学会目送’,就咬牙答应了。”
“超长假期如何过”,听听老师怎么说
两个月的超长暑期怎么过?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曹州实验中学教师鹿露露。
“三年高中真的很辛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试卷,终于考完了,建议孩子们暑假好好放松。”鹿露露说。作为年轻教师,她思想前卫,心疼学生的高中生活,认为高考后考生应通过旅游等方式释放压力。此外,她建议放松后考取驾照,掌握驾驶技术。
教龄20余年的菏泽一中教师苑玉冰对“超长暑期怎么过”有独到见解。
他建议学生利用暑期多读书,尤其是哲学类书籍或人物传记。在他看来,无论学文理科,读哲学类书籍有助于提升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读人物传记可激励人生。
除读书外,他还建议考生学做饭、学驾驶,掌握各项技能,充分利用好难得的超长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