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月毒日说,源自于端午,在北方地区,农历的五月被称之为“毒月”,端午之日,就是毒月毒日之首,后来又逐渐形成了九毒日,同样也和端午有关。端午,可以分为小端午、大端午、还有尾端午,而以端午为首,每个端午有3个毒日,所以,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均为毒日,这九天,还被称之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
今日五月十六“毒日”,“毒”在什么地方呢?
“毒”字本义是指毒草。《说文》中说“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
这里指的就是本义。后引申之亦可指毒物。又可指毒害。毒害往往使人痛苦,所以后引申指苦痛。
按照民间的一个说法,五月初五到五月初七,是初毒日;五月十五到五月十七,是中毒日;五月廿五到五月廿七,是末毒日。从时间来看,农历的五月十六是典型的中毒日。
王充《论衡·言毒篇》云:“夫毒,太阳之热气也,中人人毒……太阳火气,常为毒螫。…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这里提到,太阳乃是万“毒”之源。
而在《礼记·月令》中说:“(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可见,在人们的印象中,五月是“阴阳争,死生分”的一个特殊月份,出于对入夏以后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巨大变化,人们心理上有诸多的恐惧,从而产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诸多禁忌。
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个毒,并非是太阳之毒,也并非是季节更替,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恐惧,而是实实在在的毒。这个毒源自于植物,也源自于动物,更源自于气候,这才是毒的真正意思。
根据毒的本义,我们知道毒乃是指毒草、毒物。而农历的五月,由于潮湿闷热,非常适合植被的生长,而且动物之类的也会出来觅食繁衍,就会造成毒植物,还有毒动物特别多。
因此五月十六是“毒日”,毒在这个时候的动物上,比如说农历五月的五毒,还有毒在百草上,农历五月,百草疯长,也容易导致蚊虫毒蚁滋生,一旦被咬到,就容易出现过敏等情况,这才是真正的毒。
今日五月十六“毒日”,牢记:2不碰,3不吃
毒日,“2不碰”
1、 不碰毒蚁毒虫
在农历的五月,尤其是五月十六这样的日子,此时这些虫子毒性非常的大,一旦被咬到,就会引起瘙痒,甚至会导致全身过敏,因此,遇到这些毒性比较大的动物,或者是昆虫之类的,一定要记得避开。
2、 不碰毒花毒菌子
前面提到了毒日的毒,毒在植被上,像这个时候一些毒花,毒性比较大的菌子,都不要去碰,像菌子的话,一些颜色特别鲜艳的最好就不要去吃,以免给身体造成比较大的一个危害,甚至出现中毒的一个危险。
毒日,“3不吃”
1、 不吃剩菜剩饭
在毒月毒日的时候,我们还要记住,这个时候天气变化比较大,温度反复无常,就容易导致这些菜出现变质,尤其是绿叶蔬菜,更是很容易变坏,那么建议大家,像这样的菜,尽可能的不要去吃,以免带来中毒的一个情况。
2、 不吃凉食冷食
一些凉食还有冷食在这个时候,也是不能去吃的,天气稍微一热,很多人就会开始去贪凉,冰啤酒之类的也是来者不拒,另外还有一些寒凉的瓜果,遇到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去吃,以免造成肠胃不适,甚至是引起腹泻的情况出现。
3、 不吃烈酒高汤
这个时候高温闷热,不建议大家去吃高度的白酒,还有喝营养比较丰富的高汤,饮食上,尽可能的做到清淡一些,这样相对来讲,也更有利于身体的消化吸收,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要以清淡饮食为主。
今日五月十六是“毒日”,在饮食上,还有生活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接下来的一个天气变化,人也会变得更加的舒坦,而且面对毒日,也能更加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