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乐|2025年5月音乐分享

图片

第一则:5月8日,来自万玛才旦导演生前长期提携和合作的优秀藏地独立民谣乐队西藏病人的代表作《那些个月亮》。

今天是万玛去世两周年纪念日。去年万玛逝世一周年的此时,我撰写给文学报的纪念文章时,聆听的正是西藏病人的这首歌——明月、相思、离愁,藏族与汉族这两个兄弟民族,在月亮的意象表达上,实现了超越时空的共鸣。

跟很多熟悉万玛导演的师友类似,我们无论是否去过藏区,对藏地历史文化的了解,都是极其肤浅的。正基于此,万玛的藏地电影与藏地文学,其意义绝非仅仅局限于藏族同胞;更为重要的是,他为中国各兄弟民族乃至全世界的观众,打开了直观了解当代藏地社会文化生活的一扇重要窗口。这样的窗口,并非出自他者化的想象与浪漫化处理,而恰恰来自我者的本真化表达。

万玛尽管已经离开人世,但他领衔带出的一批藏地作者的创作仍在继续,从松太加到拉华加,从德格才让到卡先加,再到万玛之子久美成列,借助于这种薪火相传,借助于万玛仍在广为传播的电影、文学与亲友记忆,他已经实现了更高意义上的永生。

今天,我们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愿景,更需要56个兄弟民族之间的进一步相互了解与“看见”。南京师范大学何平老师策划主编、收录了万玛才旦《气球》一书的“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经典丛书。我们也特别欣喜地看到继藏族的“藏地新浪潮”创作群体之后,达斡尔族的乔思雪、新疆地区的王丽娜(作品多反映维吾尔族居民社会文化生活)等电影作者,也开始在近些年越发崭露头角。化用《共产党宣言》里的名言来说,就是:中华每个兄弟民族的自由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是,我们对于万玛作为开山级文艺创作者的伟大贡献与不朽意义,就更加了然于心。

图片

第二则:5月9日,来自优秀演员任素汐为自己主演的电影《无名之辈》唱作的推广曲《胡广生》。

借助于网易云音乐的算法,听到这首歌,在从去年到今年的好几个日日夜夜里,都在反复单曲循环这首歌。在这之前,其实看过的任素汐主演的戏剧和电影并不多,然而深深喜欢上这首歌之后,也产生了有机会系统观看她参与创作的戏剧与电影作品的想法。上一位让我有如此探究兴趣的女演员,是郝蕾;而再上一位,则是阮玲玉

虽然还没看过电影《无名之辈》,但这首歌是可以独立于电影而存在与传播的。广泛运用西南方言俚语的歌词,一方面只字不提“情”,却将尘世相依相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这种表达又颇具舞台效应与古典戏曲意味,其中灵魂相依的那些表达,直教人想起《牡丹亭·幽媾》一折里的经典唱词,共情满满。

而歌曲的编曲,同样简单而隽永无比。木吉他简单和弦进行象征的生活之日常,与大提琴如泣如诉的深情“呜咽”交织,让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被彼此深度相依的动人情感所照亮。

最后要说说的,就是任素汐的演唱。如果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话,那么任的演唱就是“唱中有戏,戏中有唱”。在这种既间离、又深度介入的双重表演美学嵌入的歌唱中,我们仿佛一方面看到任素汐饰演的女主角伴随着歌词记述的故事、跟恋人相依相守,另一方面又看到作为歌者的任素汐在安静旁观这一出凡人爱情之戏、静默无语。这种背反式的演唱表达,跟沈昳丽老师在去年首演的新编昆曲《琵琶行》的主题曲的演绎,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黄佐临先生当年提出的“写意戏剧观”在当代作品中的最好传承。

图片

第三则:5月22日,来自荐许金晶第三张原创民谣专辑《山河岁月》里的一首旧作——《爬山虎》。

这首歌改编自南京籍香港作家葛亮在内地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物质•生活》,昨天是本曲在网易云音乐首发四周年纪念日。

生活有爱,人间永远值得。愿大家在遭遇“黑暗总无边”时,仍然坚信“光明亦无边”。


(本文内容全部来自蓑翁在2025年5月份于微信朋友圈分享推荐的音乐及其点评、感悟,配图来源于网络。以上音乐均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中查询聆听。)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