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一季度,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涨价潮,兆易创新作为一家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受益其中。
2.由于行业供需逆转,兆易创新在利基存储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
3.公司业务版图由存储芯片(70.61%)、MCU及传感器三大支柱构成,各具增长动能。
4.此外,兆易创新在DRAM领域采取“内外协同”的双轨战略,向内自主研发,向外绑定长鑫科技夯实制造根基。
5.随着2025年存储涨价红利持续释放,以及LPDDR4量产开启新成长曲线,兆易创新有望书写属于自己的存储新篇章。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作者 | 言西
2025年一季度刚过,存储芯片市场便吹响了涨价号角。
先是闪迪3月率先发函,三星、美光、长鑫存储等巨头随后跟进,一场席卷全球的存储涨价潮正式拉开帷幕。
这波涨势背后,是行业历经2024年减产去库存后,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需求快速回暖带来的供需逆转——当供给收缩遇上需求复苏,涨价成为必然的行业逻辑。
在这场由巨头主导的涨价盛宴中,一家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正悄然受益——兆易创新。更引人注目的是,随着三星、美光、SK海力士三大巨头宣布将于2025年底全面停产DDR3/DDR4内存,兆易创新在利基存储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
周期律下的生存法则。
兆易创新的财务轨迹清晰烙印着存储芯片行业的强周期属性:
营收从2020年44.97亿元一路攀升至2021年85.1亿元高峰,又在2022-2023年回落至57.61亿元谷底,2024年虽回暖至67.28亿元,仍未及巅峰。
净利润波动更为剧烈,2021年高达23.37亿元,2023年骤降至1.61亿元,毛利率从46.54%缩水至34.42%,净利率更是从27.46%跌至2.8%。
这种“过山车”现象并非个例,江波龙、佰维存储等同业亦深陷周期漩涡。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领域波动最剧烈的环节,其价格弹性远超市场想象。
2024年兆易创新芯片出货量逆势增长39.72%至43.62亿颗,印证了其市场份额的韧性。2025年一季度,在行业提价趋势下,其毛利率已显现回升势头。
三驾马车,构建增长护城河。
兆易创新的业务版图由存储芯片(70.61%)、MCU及传感器三大支柱构成,各具增长动能:
1. MCU国产替代先锋,作为国内32位Arm MCU龙头,公司已量产超600款产品,覆盖从消费电子到工业控制全场景。2020-2024年营收从7.55亿元翻倍至17.06亿元,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与工业自动化升级。
2. 传感器隐形冠军崛起,触控芯片实现1-20英寸全尺寸覆盖,指纹识别芯片跻身全球旗舰机型供应链。2024年跃居中国第二大指纹传感器供应商,技术壁垒与客户黏性持续强化。
3. 利基存储,端侧AI打开新蓝海。在DRAM巨头退出的利基市场,兆易创新的Nor/NAND Flash迎来爆发契机。端侧AI设备的兴起彻底改写市场逻辑——Ray-Ban Meta、闪极AI眼镜等产品采用ePOP存储方案(NAND+LPDDR),推动利基型芯片需求激增。随着智能穿戴与物联网设备放量,该赛道天花板持续抬升。
剑指高端两条腿走路的DRAM野心。
尽管利基市场空间广阔,兆易创新从未放弃对高端DRAM的攻坚。公司采取“内外协同”的双轨战略:
向内求自主研发跨越技术鸿沟。
果断将研发重点从LPDDR3/4升级至LPDDR4/5,2025年下半年LPDDR4将实现量产收入。自研DRAM销售额从2022年2.75亿元飙升至2024年9.22亿元,增幅达235.3%,证明其技术突破已获市场验证。
向外求绑定长鑫夯实制造根基。
依托同一控制人旗下的长鑫科技(国内稀缺存储IDM企业),获得稳定代工产能支持。这种设计与制造的深度协同,为冲击高端市场提供关键保障。
公司创始人曾对内表示:“存储芯片的国产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我们在利基市场积累的势能,终将转化为高端突破的动能。”这份笃定源于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
并购协同构建芯片级解决方案。
2024年底完成对苏州赛芯的收购,标志着兆易创新向平台化企业迈进。赛芯的电源管理、锂电池保护芯片,与兆易的存储、传感器、MCU形成完美互补:可为客户提供“存储+模拟+传感”的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大幅增强产品协同性与客户黏性。
双方客户高度重叠(移动电源、智能穿戴等),整合后有望快速释放业绩增量。
站在涨价潮与国产替代的交汇点。
2025年的存储涨价潮对兆易创新而言恰逢其时。利基存储产品直接受益于行业提价,盈利能力加速修复。巨头退出遗留的市场空白,为其Nor/NAND Flash创造替代空间。自研DRAM放量与LPDDR4量产,有望在高端市场分得一杯羹。
尽管面临HBM等尖端技术的代差压力,兆易创新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径:以端侧AI利基市场为支点,通过渐进式创新向高端渗透。创始人多次强调:“中国半导体企业不需要盲目对标最前沿,而是要在市场真正需要的地方做到不可替代。”
周期浪潮中的长期主义者。
存储行业的周期性注定企业无法回避波动,但兆易创新正展现出穿越周期的潜力:通过MCU与传感器的稳定收益平滑存储业务波动,借利基市场积累资本反哺高端研发,以并购整合提升抗风险能力。
随着2025年存储涨价红利持续释放,以及LPDDR4量产开启新成长曲线,这家中国芯片设计龙头有望在巨头的转身之地,书写属于自己的存储新篇章。
“当全球存储巨头聚焦于攀登3纳米山巅时,山腰处辽阔的利基平原,正成为中国企业最肥沃的粮仓。”兆易创新的故事,才刚刚翻开下一页。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