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新区 浐灞国际港 灞桥区 鄠邑区 今年有这些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太古里、曲江太平坊等项目建设

推进浐灞右岸高中、浐灞国际港第三学校等项目投用

加快纺织城老城区“微提升”

完成兆丰桥、沣京棚改等所有“保回迁”任务

6月10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李铁军、浐灞国际港管委会主任杨兵、灞桥区区长苏晓梅、鄠邑区委书记李化到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曲江新区:

推动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小雁塔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整治提升项目开工

2025年,曲江新区将积极推动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小雁塔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整治提升项目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太古里、曲江太平坊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华尔道夫、柏悦、希尔顿等4个高品质酒店建设;推动华清学院等17个文商旅教产业项目建设;依托万象城等16家综合体,打造新型消费场景,确保首店突破500家;加快苏宁易购超级体验店等大型消费型项目落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聚焦小剧场领域,引进“沉浸式戏剧+”“元宇宙剧场”等新业态,加快曲江飞行剧院等文旅项目建成开业,打造现象级小剧场新地标。聚焦数字文旅,深入开发大明宫西安城墙数字资源,推动芙蓉新天地5万平方米数字娱乐综合体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曲江十大VR体验项目,激活消费新动能。深化文旅体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改革,实施“长安灯会”出海行动,高标准办好西安马拉松等重大活动。聚焦市场运营,提升长安书院、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运营水平,增强30家文化场馆运营效益,全年演出场次达到5300场,营收增长10%以上,提升产业竞争力。

聚焦产业,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商贸、科技等10个产业方向招大引强,依托楼宇等场景,重点谋划文化科技产业园、文商旅聚集区、体育产业园、金融产业园、创意设计产业园、城墙文旅圈、楼观文教旅产业园等7大产业区域,引进数字内容创作、大数据软硬件及服务等产业融合项目,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浐灞国际港:

将高质量建设西安领事馆区

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2025年,浐灞国际港将保持中欧班列领先优势。稳定开行18条国际干线,新增匈牙利、捷克2条全程时刻表班列;加快俄罗斯、阿塞拜疆等海外场站建设,优化“枢纽对枢纽”格局;加快港站智能化提升,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开行效能。

将确保GDP增速等核心指标完成全年任务,力争社消总额突破95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贸易额等保持两位数增长。

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外资项目不少于15个,临港制造企业突破60家,打造新质生产力聚集区。配合办好第六届中俄中小企业家实业论坛,引进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际物流企业,形成“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双轮驱动新格局。深耕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粮食油脂等大宗商品批发业,实现大宗商品交易额突破3600亿元。

将高质量建设西安领事馆区,在当前可办理英、法、徳、澳等28个国家签证基础上,新增国别10个以上,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办理更多签证业务。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推进中国贸促会西安调解中心等3个权威平台落地,构筑公检法司“全生态链”法律服务体系。

加强西安科技馆、城市规划馆、图书馆“三馆联动”,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推进浐灞右岸高中、浐灞国际港第三学校等项目投用,抓好“保回迁”安置项目,持续优化科技、文化、医疗、教育、住房等资源配置。

灞桥区:

将加快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项目及重点实验室建设

2025年,灞桥区将加快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项目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1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引导支持50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更新,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不少于15家。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极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总投资突破15亿元。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支持西延西十西康高铁及西安东站和国道210建设,加快灞桥航天动力产业园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不少于205亿元。强化与浐灞国际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积极承接溢出效应,推动进出口总值增长11%以上。

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推动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全年筹办促消费活动不少于50场次。打造消费新场景,突出华阳城、华夏幸福里等商贸综合体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内商圈品质,推进特色街区创新发展。培育消费新业态,发挥“山水相依、主城独具”的生态优势,深耕“文旅+”,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和科普研学新业态,依法依规把白鹿原、洪庆山及浐灞河沿线打造成西安市民短途游精品目的地。

高质量实施长乐东路等3条主干道路“微改造”,加快纺织城老城区“微提升”,推动五环重点单元城市更新。高标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重点村10个,打造老城新治新样板和城乡融合示范区。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确保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能力标准,行政村公有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加大托育、养老服务保障,完成2个国家级、3个市级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建设。

鄠邑区:

保障高新至鄠邑复合通道、城市环线等项目建设

2025年,鄠邑区将聚力产业突破,创建示范园区。与中节能合作建设总投资6.5亿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推动沣京工业园中水回用、供气、供暖全覆盖;做好产业用地储备出让,盘活闲置厂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户。

强化创新驱动,厚植发展优势。专班服务4所驻鄠高校,全力保障西安体院承办2025年女子垒球亚洲杯比赛。实施鄠邑“共享工程师”计划,推动企业与大学共建技术攻关联盟、产业孵化基地。

深化文艺赋能,推动城乡融合。以市场化手段办好关中忙罢艺术节、终南艺术季等系列文化活动。抓好“三个乡村”建设,在全区集中打造一批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启动4条美好生活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建设,推动38个乡村艺术馆、13个家庭收藏馆串点成线、联动运营。

聚焦宜居宜业,提高区域承载。全力保障高新至鄠邑复合通道、城市环线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区微更新微改造,启动东新路、惠民路等道路提升,完成展宏路、西苑北路等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完成兆丰桥、沣京棚改等所有“保回迁”任务。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