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铺网架桥,西方却甩锅“画饼”:非洲战火背后,到底谁在补天,谁在添乱?

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中部非洲问题公开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直言不讳:非洲不能被忽视,国际社会要拿出真正的诚意与行动。暴力、贫穷、疾病、战争,在中非地区蔓延成片,国际舆论场却陷入选择性沉默。喊得最响的美西方,嘴炮连发,却至今连一根稻草都没送到火场里。

面对如此局面,中方再次发出清晰声音:必须加强反恐援助、弥合人道缺口、推动经济发展,这不是“画饼”,而是实打实的责任担当。

图片

安全威胁如影随形,非洲困局愈演愈烈

根据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与国际冲突事件数据库(ACLED)公布的数据,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乍得湖盆地地区依然处于持续高暴力状态。武装冲突、恐怖袭击和跨境渗透活动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尼日利亚博尔诺州、乍得西南部和喀麦隆极北省等区域,平民伤亡、绑架和大规模逃亡事件持续上升。

与此同时,刚果(金)东部的“3A联盟”、M23等武装组织继续盘踞山地丛林,仅一季度即造成超10万人流离失所。

更具外溢效应的是苏丹:内战引发超过百万人越境逃亡,首当其冲的是中非共和国和乍得,后者已有超84万苏丹难民涌入境内,造成粮食与水资源严重短缺。整个中非地区因此陷入“安全黑洞”状态。

孙磊指出,中方主张支持非洲国家增强自身反恐能力,重点放在:资金、情报共享、装备技术支持几个方面。但讽刺的是,那些鼓吹“人权优先”的西方国家,对这些务实支持却总是冷眼旁观,甚至频频借“治理结构不透明”为借口,暂停援助项目,干脆做起“断供外交”。

图片

喊“同情”的不掏钱,玩“价值观”的不出兵

当前,中非地区面临的最大危机不仅在于战火本身,更在于“无力填坑”:人道物资供给不足、医疗系统濒临崩溃、国际援助不断缩水。联合国数据显示,人道机构筹资严重不足,乍得2025年应急计划至今仅有9.3%的资金得到落实。

而所谓“传统捐助国”,实际贡献大幅滑坡。美国在2024财年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总额约为37亿美元,较2023年有所下降。同时,美方高调推进的“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PGII)至今仍停留在新闻稿和口号中,真正落地的项目寥寥无几。

此外,随着特朗普二进白宫,大规模削减了人道主义援助资金,受援助地区已经感受到影响。

对比之下,中国的援助数据清清楚楚、实打实。近年来,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公里、骨干通讯网络15万公里。

在经贸规则对接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对原产于27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2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减贫惠民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已向非洲53个国家提供援助资金,实施粮食、供水、妇幼、教育等一批民生项目,受益人数超过1000万人。

所谓“援助无条件”,在中方这里从不是说说而已。

图片

中国对非援助:不是“摆拍秀”,是真合作

对比美西方热衷的“援助政治化”和“债务话术”,中方的援非模式始终坚持三大原则:

一是“授人以渔”。中国对非援助更注重能力建设。自2018年起,中方设立“中国-非洲和平安全合作基金”,中国与诸多非洲国家开展安全合作,为其提供警务和军事培训,帮助提高安全治理能力,涵盖排雷、反恐、维和等实战科目。

二是“真金白银”。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免除非洲17国共计230笔无息贷款债务。

此外,中国连续多年是联合国维和经费第二大出资国,并在刚果(金)、南苏丹等维和任务中派驻数百名维和官兵,执行高危任务。

三是不附加政治条件。与美西方要求“市场开放”“政治改革”的苛刻“换援条款”不同,中方始终尊重非洲国家主权,不干涉其内政,更不把援助变成压力工具。

也正因如此,中国的援助获得了广泛信任。在2024年的CGTN民调中,80.9%的受访者赞赏中国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86.3%的受访者高度认可中国奉行的真实亲诚的对非合作理念,期待在新时代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图片

“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但世界必须共同守护

中国一直强调,非洲的安全和发展,不能靠外部强权‘塑造’,而应以地区自主为主,国际社会为辅。这样的表态,显然是对美西方试图“代理治理非洲”的一记警钟。

当前,中非地区不仅是人道危机的焦点,更是地缘博弈的新战场。美英等国一边炒作“中国掠夺资源论”,一边却在自己的石油企业与武器合同中暗箱操作、肆意牟利。

而中国则通过中非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九项工程”等平台,以“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动合作,赢得真正的非洲民心。

图片

谁是真朋友,不在喊话,而在行动

这场安理会会议,不只是一次“外交程序”,更是一次全球责任的分水岭。中国没有空谈自由、民主、人权,却实实在在援助医院、粮仓和道路;西方国家高举“文明大旗”,却连最基本的救命钱都不愿掏出。

非洲不是博弈的棋子,而是合作的伙伴。是“救急救命”的战场,更是“共同发展”的未来。

在这片古老大陆上,是谁在兑现承诺?是谁在实事求是?是谁在用“发展的答案”应对“安全的难题”?答案,不言而喻。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