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早已布局,轻松拿捏:中美二轮谈判基本没什么悬念?稀土牌十年无解?

中方早已布局,轻松拿捏:中美二轮谈判基本没什么悬念?稀土牌十年无解?

6月中旬,中美第二轮经贸谈判在英国伦敦低调展开。这场谈判的核心,早已从关税争端转向供应链战,而稀土资源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中国拥有全球稀土资源的绝对优势,而美国却处于供应链的被动局面。稀土,这个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资源,不仅影响中美谈判,更牵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未来。图片
稀土资源为何如此重要?稀土是由17种稀有金属元素组成,它们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军工武器、智能设备等领域。一架F-35战斗机需要408公斤稀土材料,而一艘弗吉尼亚级潜艇,所需稀土更是其十倍。稀土的独特性能,使其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图片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无可争议。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2022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1.3亿吨,中国占4400万吨,约33.8%。不仅如此,中国掌控了全球65%的稀土产能,尤其是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重稀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此外,中国还拥有全球领先的稀土冶炼技术,掌控了92%的稀土精炼市场份额。这些优势让中国能够通过稀土资源在全球供应链战中占据主动权。

图片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强化稀土管控。去年,中国实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对部分稀土产品设置出口许可证制度。今年又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政策不仅限制稀土供应,更波及全球产业链。例如,美国汽车行业因稀土短缺面临停产风险,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因稀土荒被迫停工。

图片

面对稀土供应链危机,美国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包括重启国内稀土矿开采、与澳大利亚合作构建境外生产能力,以及通过回收电池提取稀土。然而,这些努力成效有限。

美国唯一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主要出产“轻稀土”,无法满足对“重稀土”的需求。此外,美国的稀土冶炼技术远远落后于中国,许多矿石仍需运往中国进行分离提纯。

图片

根据兰德公司估算,美国需要投入100亿至150亿美元,并花费10年时间,才能建成一条自给自足的稀土供应链。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周期使美国难以短期内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图片

稀土资源的争夺不仅是中美谈判的焦点,更是全球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环节。随着稀土价格飙升,全球市场对稀土的需求愈发紧迫。中国如何精准运用稀土牌,美国如何应对供应链危机,其他国家又如何在中美博弈中寻找机会,都将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格局。
稀土,这个战略资源,正成为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核心筹码。中国的稀土优势不仅影响全球供应链,更为中美博弈提供了强大的底气。未来,围绕稀土的争夺战将进一步加剧,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