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因健身不当引发严重横纹肌溶解症的20岁大学生。
20岁的史同学(化姓)在入院前一天自行进行体前屈拉伸健身后,即感全身肌肉酸痛、乏力。起初他误以为是普通的运动后疲劳,未予重视。次日清晨,其肌肉酸痛持续加重,并出现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伴随恶心等症状。意识到情况危急,史同学立即前往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就诊。
接诊后尹菲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查体,结合患者自带的门诊化验单结果发现关键危急指标:肌酸激酶(CK)高达151,722 IU/L,是正常值(240 IU/L)的632倍!随后立即上报急诊科负责人高宇飞主任。高宇飞主任综合病史分析指出:患者健身后短时间内即出现典型肌肉酸痛、深茶色尿及乏力、恶心症状;排除了心、脑、肝、肾等脏器损害以及遗传性疾病等因素;结合肌酸激酶(CK)严重超标及CK-MB/CK比值(0.16%)特征,明确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同时指出此病症极易引发急性肾衰竭,甚至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威胁生命,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干预,核心措施包括:卧床休息、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纠正内环境紊乱以及防治并发症。
由于史同学是外省籍学生,当时身边无家属陪伴且尚未缴费,省医院急诊科秉持“生命至上”原则,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其进行紧急救治,并将其收治于急诊科一病区。主治医生柯咏梅接诊后,进一步排除了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诱因,迅速制定了周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一是立即给予大量补液,维持肾脏有效灌注,排出肌红蛋白等有害物质;二是根据化验结果,精准实施碱化尿液治疗,防止肌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堵塞,避免急性肾衰竭发生;三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等关键指标。
在急诊科医护团队专业高效的协作和精心照料下,史同学的病情迅速好转。经过3天积极治疗,其肌酸激酶(CK)指标从近16万IU/L显著下降至9万余IU/L,尿液颜色恢复正常,肌肉酸痛明显减轻。截至出院前,其CK值已降至4千余IU/L,所有指标均趋于正常,身体无不适症状,且未出现任何脏器损伤。达到出院标准后,史同学顺利返回学校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龙头新闻·生活报 通讯员:康艳立 董宇翔;见习记者:李晓航;记者:王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