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总的围棋班上突然转来一个毫无基础但是下棋有些章法的小孩子。下棋时候经常走一些常规定型,但是接触战一遇到别的小朋友就被吃光。G总犀利地问家长说是不是小孩之前没上过围棋培训班而是自己在家自学的。家长很不好意思地表示是自己曾经教过一段时间,本来打算不了了之的,但是鉴于小孩学习成绩太差,打算让他进培训班学棋,开辟一下以后围棋的道路。
G总先给家长打了预防针,劝他想清楚学棋的目的。虽然现在园校招生也把围棋上大学的口号加到宣传里面,但是实际一点地考虑,依靠围棋上学总还是比较困难的。在家长的讲述之中,我们才明白了家长的想法。原来这个家庭之中还有个大十多岁的亲姐姐已经趟过这条路。
那位已经去R国读研的姐姐,在很小的时候无意间靠着兴趣打开了围棋之路。尽管学棋年龄偏大,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表露出来较高的天赋。在那个女子升业5需要男女混打的年代,她靠着奋力拼杀拿下了混合排名中女子的第一名,成功升到了5段,而且申请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但是在围棋上面投入较多精力就很难平衡学业,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幸好天不绝人之路,在那个年代围棋还是有着自己的独特路径。不断探索的家长摸到了两所高中的特招途径,她依靠着优于同龄人的出色围棋水平,进入了一所排名靠前的中学。但是随着高中对学习的苛刻要求,文化课考试的大门基本已经对她关上。尝到甜头的家长,再一次探索单招的路径,然后投入资金支持,让她暂别文化课,远赴家乡去道场开启了围棋特训。单招选拔如期而至,虽说那个年代的单招还不至于非常残酷,但也是汇集了全国同年龄段的围棋精英,仅次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
不过古人曾云:“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当上天给设置困境时,要通过修养自己的德行和智慧来开辟新的道路。她在围棋上面的天赋给她保驾护航,不断过关斩将突围选拔,成功进入L省的单招大学。
说罢,家长的用意我们已经明白了。原来是想让弟弟继续复刻这条道路,在学业道路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用围棋当作保障,确保以后能够有书读。
虽说G总作为棋校老板的主要出发点应该是留生,但是他还是适时给家长泼冷水。他强调了目前S省段位已经不比以前有强度,随着学棋人数的增加,段位门槛已经放开,即使小孩能够升到5段也已经无法获得二级运动员证书。并且现阶段来看小孩并没有展现出太高的天赋。关于其他方面G总让更为了解的我来讲解。
观察到家长应该对近几年的单招行情知之甚少,我先搬出了省内棋力权威W圣。回想到圈内羽毛球团建时候,W圣就感叹如今想拿到运动员证书实在是难如登天。首先是各大比赛取消了运动员等级评比,就连业余界最著名的晚报杯都无法进行运动员证书的申报。跟多年前那个业余4-5段就能申报二级的年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让那些企图从业余大赛团体名次入手获得单招名额的选手们雪上加霜。同时W圣作为那所排名靠前中学的围棋总教头也为现今自己手下的学生发展前景感到担忧。昔日单招进这所中学的学生都能获得大学单招的入场券,甚至有些冲段失败或者无法单招的同学也能走围棋教培这条道路。但是现在时代的紧迫感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到了想走这条道路的学生和家长身上。无法从业余比赛取得运动员证书的他们只有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才能有希望,但是这种比赛的竞争强度丝毫不低于全国大赛。
而说到围棋教培行业的现状,许多有意全职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教师正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老一辈教师倚仗资历与人脉优势,挤压新人发展空间——或垄断优质生源、压低课时分成,让年轻教师在资源分配中处于弱势,而很多老板对此现象不置可否;另一方面,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在文化课辅导需求强势挤压素质教育赛道、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滑的背景下,围棋学员规模持续萎缩,直接导致基层教师的课时收入缩水,甚至难以维持生计。
我给这位家长举例了省内颜值担当、围棋水平强劲的小C近期的困境。他曾经被邀请去一所小学担当围棋教学和日常教务老师,只要等试用期一过就能自动拿到编制。但是更想自由潇洒一点和挣钱更多一点的他选择放弃编制去全职从事围棋教培,在机构学生数量锐减导致收入缩水和被老板用很多繁杂琐事压榨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困境之下,他选择去走单招路线。
看到那位家长期盼的眼神,我便把今年单招的成绩单给他展示了一下。看到最后排名是倒数的小C,加上我给他随手划拉一下名字,告诉他前面这么多都是职业棋手的情况,家长有点绝望了。不由地感叹道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单招如今已经这么残酷了。
不过家长还是意志坚定,觉得在学业水平靠后的情况下还是打算让孩子在围棋的道路上面深耕。尽管单招路线艰难,但是我还是告诉家长围棋依旧能与学业形成互补。首先中小学日渐完善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里面围棋还是有比重的。白名单赛事和体育文化活动都将围棋纳入特长档案,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占优。其次就是那位姐姐读研的路线涉及到海外升学的路径。亚洲围棋强国日、韩的高校还是比较认可围棋的。
所以说围棋单招的黄金时代或许一去不复返。但这项运动的价值远不限于升学这条捷径。与其将之视为入场券,不如回归围棋的本质——培养一个人的大局观、沉着冷静的态度和抗逆境的心态,这些能力才是未来社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对仍坚持围棋道路的学子而言,像棋坛天才TY那样的“棋学双修”才是更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