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闲置的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一楼B座中庭,如今蝶舞花香、伞影生姿,焕然一新!这片名为“同馨空间”的校园新景,是师生同心设计、亲手建造的劳动育人实践场。
这片百余平米的中庭空地曾经鲜有人至。一次学生的提议点燃了改造火花,学校顺势发起“我的校园我设计”征集。“想要水池、花草、作品展示角……”师生的共同愿景凝结为“同馨空间”之名,寓意“同心协力,馨香满园”。
响应孩子们对“灵动”的渴望,生态小水池成为首个项目。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化身“小小建造师”和“自然观察员”:参与选址讨论,协助铺设池底石子,亲手种植浮萍水草,科学放养小鱼小虾。课间,这里成了热门“责任田”——观察生态、记录成长、合理投喂、清理维护。一泓清波,不仅荡漾着童趣,更承载着孩子们亲近自然、学习知识、践行养护责任的劳动收获。
水池落成,一旁的白墙显得单调。“给它穿上花衣裳吧!”孩子们萌生了美化想法。美术课上,“蝴蝶”创意脱颖而出。大家收集图样,利用五彩安全玻璃纸,亲手设计、细心裁剪、巧妙拼贴,创作出形态各异的蝴蝶。通过分工协作,原本空白的墙壁华丽变身为梦幻的“蝴蝶谷”。
面对水池与蝶墙间的裸露土地,“变废为宝”的智慧大放异彩。孩子们搜集来旧篮球、雨靴、包包、废弃容器等,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清洗消毒、安全打孔、创意涂鸦美化。随后,大家选择合适的土壤,种上易活且芬芳的茉莉等植物。于是,篮球吐翠、雨靴飘香、包包垂绿……这些独一无二的“绿意雕塑”,不仅是环保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劳动巧思与生活美学的完美融合。
如何让劳动周“四季油纸伞”的创意成果持久扮靓校园?一座古朴的竹制花架应运而生,成为“同馨空间”的点睛之笔——伞艺长廊。孩子们满怀自豪地亲手将自己绘制的作品错落悬挂。晴日,彩伞滤过阳光,在小径洒下流动的光影诗行;雨时,自成一道温润风景。这座花架,是看得见的劳动荣誉墙,无声传递着“汗水浇灌美好,巧手点亮生活”的信念,持续激发着校园的创造热情。
“同馨空间”的诞生,是南工大实小深化劳动教育的鲜活注脚。一砖一瓦、一蝶一花、一伞一景,无不浸润着责任感、创造力、耐心与环保意识的养成,让“劳动创造价值,合作成就美好”的种子深植童心。这片由童心与汗水共同浇灌的方寸之地,已然成为校园最具生命力的“无边界”劳动课堂。
通讯员 黄文颖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
编辑:顾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