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庙六十四名将中,三国时代入选的有诸葛亮、关羽、张飞、张辽、邓艾、周瑜、吕蒙和陆逊,这里面,诸葛亮属于十哲,先不计入名将。
在三国入选的名将当中,魏国两人,蜀汉两人,东吴三人,他们大都有经典战例,只有关羽和张飞例外。
曹魏名将中,张辽有合肥之战,以七千守军,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
张辽先期带八百名敢死队员,冲击孙权大军,横冲直撞,无人能挡,孙权吓得跑到一座土山上躲避,张辽呵斥孙权下来交战,孙权不敢下来,只能让士兵用长戈自卫。
在孙权撤军时,张辽率军追击,差点活捉了孙权。
这一战,张辽杀得孙权大军落花流水,胆战心惊,江南的小孩子听到张辽的名字,吓得夜里都不敢哭了。
因此战,张辽入选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
邓艾有灭蜀之战,偷渡阴平。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邓艾带领一支偏师,翻山越岭,攀爬悬崖峭壁,穿越七百里无人区,奇袭蜀汉,攻下江油和绵竹,击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逼近成都。
后主刘禅看到魏军如从天降,在大臣们的劝说下,出城投降,蜀汉灭亡。
邓艾灭蜀,有灭国大功,也因此进入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
在东吴的三位名将中,各有精彩战例。
周瑜自然不用细说,指挥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周瑜也因此战,进入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
陆逊有夷陵之战,在这一战中,一把火,火烧连营,击败了刘备,刘备全军覆没,只身逃走,蜀汉元气大伤。
陆逊也因此战,进入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
只是吕蒙有些牵强,但是,他也有经典战例。
吕蒙在襄樊之战中,趁关羽率军围攻樊城,相持不下,后方空虚的情况下,背刺盟友,采用偷袭的办法,让士兵假扮商人,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
吕蒙在此战中,夺了荆州,擒杀了关羽。
虽然吕蒙因此战进入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但是,因为东吴是撕毁联盟,偷袭盟友,手段卑劣,吕蒙被后世诟病,不齿其为人,争议很大。
魏国和吴国名将都有经典战例,但是,蜀汉的关羽和张飞,似乎没有什么经典战例。
即使在没有经典战例的情况下,为什么关羽和张飞还能进入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呢?
关羽的经典战例,不多,建安五年(200年),解白马之围,算一个。
当时关羽和张辽一起出兵,关羽在万马军中,冲入敌阵,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全身而退。
此战,关羽个人勇武达到了极点,是万马军中取敌军主将首级的代表战例,没有之一。
因为此战,不是大规模兵团作战,只是一场救援战,似乎份量还不够。
还有一战,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关羽率军北攻樊城,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
虽然关羽的“威震华夏”含金量很高,中原震动,曹操吓得也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但是,很快,因为东吴的偷袭,关羽败亡了。
尽管有很多不公平的原因,导致关羽战败,但既然败了,就算不上是经典战例了。
张飞呢?张飞一生,勇猛无比,经典战例也不多。
一个是长坂坡之战,张飞在当阳桥头,横枪立马,单骑吓退曹军数千兵马。
但这个战例,没有产生很大的战果,与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合肥之战,灭蜀之战相比,份量仍然不够。
还有一个战例,就是入川之战。
刘备入川受阻,庞统战死,急调诸葛亮率军入川支援,诸葛亮与张飞分兵入川,张飞一路攻城拔寨,破巴郡,收降刘璋大将严颜。
此战虽然有名,但是,规模小,与以上经典战例相比,仍然逊色,显然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
那么,关羽和张飞都没有重量级的经典战例,为什么还能入选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呢?
我想,这和关羽、张飞的名气有很大关系。
史书记载,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万人敌”三个字,足以撑起关羽和张飞的份量。
自古以来,能称为万人敌的,凤毛麟角。
仅凭这三个字,列入武庙六十四名将已经够资格了。
《三国志 张飞传》记载:初,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此外,还有一个经典例子,西汉名将李广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也没有什么经典战例,比起同时代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差远了,但是,仅凭他“飞将军”的名气,威震匈奴,也入选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了。
关羽和张飞也是一样的道理。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