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香坊区9个集体(家庭)入选。为全面展示香坊区精神文明创建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域文明创建提质增效,即日起开设“香坊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展示”专栏,集中展示香坊区全国文明单位(校园)创建风采。
百年学府育桃李 文明之花绽芳华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作为始建于1924年的百年名校,前身为从德女中,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母校。从1960年成为教育部直接联系学校,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到如今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百年历程中,哈六中始终以教育初心铸魂,以文化传承育人,形成了“团结、务实、敬业、钻研”的钻天杨精神。自争创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以来,学校围绕文明校园“六个好”持续发力,深入实施“六大工程”,让文明之花在校园内外绚烂绽放。
“铸魂育人”工程厚植家国情怀
铸魂育人,德润心田。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构建沉浸式德育体系。三年来,近百场主题升旗校会成为德育“必修课”,让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邀请老战士、高校专家、行业楷模进校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赴哈工大、哈工程开展“科技强国”红色研学,依托龙江优秀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青年学子中声声回响。
“头雁领航”工程锻造坚强领导班子
谋局攻坚,砥砺前行。学校管理团队扎根一线,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组织党员赴省委党校主题教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创新“党建+校史”融合模式,打造党建文化长廊,系统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2022年,学校获评“省基层党建示范点”,标志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结出硕果。
“强师兴教”工程培育卓越师资队伍
德艺双馨,匠心筑梦。师德建设常抓不懈,“党员先锋岗”坚持帮扶学生达3000余人次,“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选派教师援疆援边支教,助力呼玛高中办好“国门学校”;与木兰高中、同江一中、延寿二中建立长效帮扶互助合作机制,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30余位教师获市“四有好老师”称号,学校入选省基础教育教研与科学研究双基地。
“文化浸润”工程传承百年文化基因
文化滋养,底蕴深厚。校史馆珍藏百年记忆,激励师生传承荣光,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精彩纷呈,融合地域与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创新精神。书香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开放书架、“乐读”书会、萧红作品研读等活动蓬勃开展,学生书画展、“非遗”制作展、校园美化活动,让校园处处洋溢文化气息。
“环境提质”工程打造绿色智慧校园
和美校园,育人佳境。绿树繁花与现代化楼宇相映成趣,文化长廊、名人雕像浸润人文气息。严格的校园安全制度和完善的办学保障,让校园成为师生安心的家园,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师生得以愉悦学习、舒心工作。
“开放创新”工程擦亮国际教育品牌
多元阵地,赋能成长。学校深耕俄语教育70余年,2018年领衔成立中俄中学联盟,成员校扩展至124所。举办“中俄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中文空中课堂”等活动30余场,3000余名中俄学生参与交流。联盟建设已成为对外教育合作的典范,教育部将其纳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机制。
哈六中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珍惜荣誉、砥砺前行,持续深化“六大工程”,打造“理念先进、师资卓越、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名校,让学校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同频共振,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