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上演外交平衡术,与印度联合军演后,转头邀解放军参加多国维和​

印度与蒙古国,于5月31日至6月13日在乌兰巴托举行第17届“游牧大象2025”联合军事演习。这演习背后的政治信号,或者是耐人寻味。

据悉,印度此次将派出45名精锐士兵,而蒙古武装部队则由150名特种部队人员组成。演习重点在于加强两军在半城市、山地地形中执行半常规作战任务的协同能力。虽然规模不大,但演习时机却颇为微妙。

图片

就在5月,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冲突,印方在空战中遭遇重大损失,却拒不承认失利,反而指责中国为巴方提供支持。在此背景下,印度选择与蒙古举行联合军演,无疑是在中国后方“找存在感”。

蒙古国欣然接受印度的橄榄枝,也暴露出其外交政策中的复杂心态。作为中俄之间的内陆国,蒙古国的对外贸易高度依赖邻国,粮食、能源等关键领域更是如此。然而,蒙古国却怀揣着一颗“不甘平凡”的野心,不停推行“第三邻国”政策,试图在东西方之间左右逢源。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国在宣布与印度联合军演后,迅速向解放军发出了邀请。6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将派分队前往蒙古参加“可汗探索-2025”多国维和演习。

这一安排显然不是巧合,蒙古国似乎试图在中印之间寻求平衡,避免过度得罪任何一方。然而,这种“端水”的外交策略,真的对蒙古国自身发展有利吗?

事实上,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蒙古国的出口额同比下降14.1%,进口总额却增长了3.9%,国民经济负担加重。

而就在上周,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因深陷贪腐丑闻,在国会信任投票中失败,被迫辞职。这一事件背后,实则与蒙古国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有着直接关系。

图片

尽管中蒙双边贸易额在2024年同比增长8.5%,显示出两国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但蒙古国却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甚至中俄天然气管道的过境建设,也在蒙古国这里遭遇了阻碍。

对于蒙古国而言,是继续追求与域外国家的“空中楼阁”式盟友关系,还是选择务实的发展道路,与中国等邻国深化合作,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毕竟,在现实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务实合作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之道。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