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增长瓶颈:分红吝啬、资产质量隐忧与非息收入“拖后腿”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90字,阅读需4分钟

1.宁波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4.95亿元,同比增长5.63%,净利润74.17亿元,同比增长5.76%。

2.2024年宁波银行拟向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分红比例提升至22.77%,为近三年最高。

3.然而,宁波银行过去吝于回报,与国有六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对股东的现金回馈力度较弱。

4.在资产质量方面,宁波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76%,看似处于业内较好水平,但贷款迁徙率等指标仍存在潜在风险。

5.此外,宁波银行面临非利息收入提升缓慢的问题,成为拖累业绩增速的重要因素。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在 2025 年一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184.95 亿元,同比增长 5.63%;净利润 74.17 亿元,同比增长 5.76%。2024 年,其总资产达 31252.32 亿元,比年初增长 15.25%;全年营业收入 666.31 亿元,同比增长 8.19%;净利润 271.27 亿元,同比增长 6.23%。

分红 “挤牙膏”:三年首增背后的资本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宁波银行拟向普通股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9 元(含税),分红比例提升至 22.77%,为近三年最高。在此之前,2022 年分红方案为每 10 股派 5 元,分红比例约 24.3%;2023 年为每 10 股派 8.5 元,分红比例约 23.8% 。

在银行业分红的大环境下,宁波银行过往分红比例明显偏低。国有六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在 2023 - 2024 年分红比例均稳定超过 30% ,2024 年合计分红金额超 4200 亿元。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近三年分红比例分别为 33.00%、33.01% 和 35.01%,每股派息数稳步提升。兴业银行 2022 - 2024 年分红比例也维持在 27% - 30% 左右。相比之下,宁波银行此前长期徘徊在 24% 以下,与同行相比,对股东的现金回馈力度较弱。

为何过去吝于回报?

从资本充足性角度看,2022-2024 年资产规模从 2.37 万亿飙升至 3.13 万亿,年均增速超 15%,贷款规模扩张更激进(2024 年公司贷款同比增 24.4%)。这种 “重资产” 模式下,资本充足率从 2022 年的 15.18% 降至 2024 年的 15.32%,不得不让利润留存 “补血”。银行业务扩张需要大量资本支撑,若分红过高,可能导致自身资本留存不足,影响后续业务拓展。

面对关注类贷款迁徙率长期高于 50%、正常类贷款迁徙率翻倍的潜在风险,银行更倾向于储备资金应对坏账压力,而非回馈股东。

资产质量0.76% 不良率下的暗流涌动

在资产质量方面,虽然宁波银行 2024 年末不良贷款率为 0.76%,资产质量看似处于业内较好水平。但从贷款迁徙率等指标深入分析,仍存在潜在风险。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从 2022 年的 1.65% 上升至 2024 年的 3.17%,2025 年一季度虽有所下降至 0.72%,但仍高于 2022 年水平。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在 2022 年为 54.95%,2023 年升至 59.62%,2024 年略降至 52.60%,2025 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 29.80%。这意味着部分正常和关注类贷款有向不良贷款迁徙的趋势,资产质量面临一定挑战。一旦经济环境恶化,企业经营困难,这种潜在风险可能进一步暴露,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水平。

非息收入 “拖后腿”

从业务结构看,宁波银行面临非利息收入提升缓慢的问题,这也成为拖累业绩增速的重要因素。2024 年非利息收入 186.38 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 27.97%。而在 2022 - 2024 年期间,非利息收入的增速分别为 11.26%、9.31%、8.43%,均低于同期营业收入的增速 17.19%、14.64%、8.19% 。

为何非利息收入增长乏力会拖累业绩增速?

在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单纯依赖利息收入的业务模式面临挑战。非利息收入占比低,表明其在中间业务、金融创新业务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财富管理、投行业务存在感薄弱,过度依赖传统佣金收入。在净息差从 2022 年的 2.02% 缩窄至 2025 年一季度的 1.80% 的背景下,这种 “偏科” 让业绩增长失去缓冲垫。

在利率下行周期,利息收入增长受限,非利息收入本应成为业绩增长的 “第二引擎”,但宁波银行非息收入增速持续低于营收增速,无法有效弥补利息收入增长放缓带来的缺口,进而拖累整体业绩增速。

结语

当资产质量隐忧与业务结构失衡叠加,即便短期业绩维持正增长,长期竞争力仍需拷问:在金融科技浪潮与利率市场化冲击下,能否跳出 “传统存贷利差依赖症”,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或许,比分红率更重要的,是打破路径依赖的勇气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