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云雾中
一架无人机穿越山间的大风
稳稳地降落在
南部战区某海军观通站的操场上
把保障物资及时送达
也揭开了这个
坐落于高山山巅的观通站的神秘面纱
站在观通站营区眺望
云雾在脚下翻涌
远处的海平线若隐若现
官兵们长年驻守在这里
用“云端之眼”守望万里海疆
作为一名记者
当我踏上这个高山“哨点”
感受到的不仅是凛冽的山风
更是这支部队在时代浪潮中的变与不变
节目抢先听!
动人的哨所故事+超燃的经典老歌
首先 探寻“变”
变化太多了!如今,各型通信设备替代了手摇电话,机房内一块块跳动的电子屏上收集着各类数据——这座高山上的海防“哨点”,正用科技编织着一张覆盖海天的无形巨网。
沧海桑田中的变与不变
先听为快!
变得还有人。听我为你带来军士耿远珂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初中生,到成为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的获得者的故事。
耿远珂正在测试自主设计制作的第三代自动发报机
听我给你唠唠站里有名的“冠军教练”、曾获得海军某专业比武一等奖的军士宋新华,为接装新装备,放弃让自己获得无数荣誉和认可的深耕了12年的专业,从零学起,凭借骨子里的韧劲儿和军人的忠诚,完美实现“二次破茧蜕变”的故事。
宋新华正在战备值班
我们还将聊聊军士徐浩明响应站里“一专多能”的号召,顶着烈日苦练打旗语等专业技能,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信号兵的故事。
徐浩明正在进行手旗训练
还有曾在传统专业岗位值守8年的技术骨干李方林,30天绘就3本工整的操作笔记,为新装备融入情报体系撕开了突破口的故事。
李方林(右)和年轻战士们观察海面情况
你看!从木船到军舰
从近海到深蓝,逐步迈向一流
“变”,贯穿了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
再来探寻 “不变”
日复一日地沿着山间陡峭的密林小径跑步、冲刺,是高山水兵们不变的训练科目之一,这既是对体能的极限挑战,也是对意志力和团队协作力的锤炼。
不变的,还有营区的厨房:当厨房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炊事班依然保留着那口融合了南北风格的疙瘩汤,用官兵的话来说:“喝了它,骨头才撑得住山风。”
不变的,是在云与海之间眺望到的山下的“人间灯火”,只要这“灯火”依旧灿烂,观通站的核心使命就从未改变。
——他们守护的从来不是装备和数据,而是灯火下的万家团圆。技术可以迭代,风雪可以染白“鬓角”,但那份“山在肩上,海在心上”的忠诚,永远像岩壁上凿刻的“戍边卫国,无私奉献”的字迹一样鲜明!
你看!变,是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时代答卷。不变的,是一代代老班长的言传身教,让一代代观通兵传承下来“献身海防、常备不懈”的信仰锚点。
这些新时代的海军观通兵,既是支撑着钢铁巨舰乘风破浪的铆钉,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又是科技洪流中的冲浪者,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高山水兵的传奇。
听见海南
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日 7:58-21:58
每个整点前滚动播出
播出平台
海南省电台:海南音乐广播、海南旅游广播
汽车调频:海口FM94.5、海口FM103.8、三亚FM91.6、三亚FM106.8 、琼北FM99.0、五指山FM107.2
网络收听
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视听海南客户端、蜻蜓FM、喜马拉雅电台、阿基米德app(上海广播)同步播出
监制 | 冯斌武
摄影 | 苏靖焜 牛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