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因河流水体污染导致上万亩水稻无水可种,当地政府和保险公司已采取措施应对。
2.蚌埠市及淮上区联合工作组于6月8日发布《情况通报》,称灌溉区域部分点位存在全盐量、氯化物两项指标超过《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3.为应对污染,当地政府组织农技专家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抢插抢种,同时做好周边区域调水工作和加密农田周边水质监测频次。
4.6月10日起,陆续发放农业保险赔付,以保障农民利益。
5.除此之外,淮上经开区沫河口园区将新增除盐降氯设施,通过物理隔离彻底分隔灌溉用水与园区排水系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安徽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有河流水体污染,导致周边农民的秧苗死亡,耽误农时。
6月10日,据蚌埠日报,蚌埠市及淮上区联合工作组通报,针对6月6日群众反映“淮上区沫河口镇水污染致上万亩水稻无水可种”情况,蚌埠市及淮上区联合工作组于6月8日向社会发布了《情况通报》。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公众负责、对事实负责的原则,市、区联合工作组委托农技专家组和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实地排查并扩大范围开展水质监测,现将最新情况通报如下:
根据6月8日农技专家实地鉴定意见和6月9日扩大范围开展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灌溉区域部分点位存在全盐量、氯化物两项指标超过《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鉴于全盐量、氯化物指标现未纳入工业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体系,淮上经开区沫河口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虽然达标排放,但可能对灌溉水渠下游的农作物产生影响。
同时,今年以来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0%左右,降水偏少17%左右,可能造成部分基质秧盘出现高温烧芽,加之灌溉水源持续蒸发,水体含盐量浓缩,对秧苗生长产生影响。
为坚决维护农民利益,坚决扛牢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我们组织农技专家继续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抢插抢种。持续做好周边区域调水工作,加密农田周边水质监测频次,确保水质安全和灌溉用水供应充足。
6月10日起陆续发放农业保险赔付。持续加强淮上经开区沫河口园区重点涉水企业及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新增除盐降氯设施,通过物理隔离彻底分隔灌溉用水与园区排水系统。
此前据大河报报道,当地一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工业园区附近确实有老百姓投诉秧苗浇水出现死亡的情况,但具体原因需要取水化验,我也不太明白。”
记者了解到,上述工业园区即沫河口工业园,周边有沫河口村、三铺村等多个村庄。
据蚌埠日报2018年12月发布的《沫河口总体规划新鲜出炉,这里将迎来重大发展!一起来看看》显示,沫河口工业园区是2006年2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2008年7月蚌埠市政府正式批准在园区内设立蚌埠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全新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业区。彼时,园区拥有企业1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家,年产值1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0家。
6月8日,安徽蚌埠市及淮上区联合工作组曾针对群众反映“淮上区沫河口镇水污染致上万亩水稻无水可种”的情况发布通报。
针对6月6日群众反映“淮上区沫河口镇水污染致上万亩水稻无水可种”情况,市、区两级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淮上区和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6月6日,工作组委托省直属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对周边水质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指标符合农灌水质标准,现正扩大范围监测。为保障插秧用水需求,水利部门已从浍河、北淝河引水,确保了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外调秧苗,帮助农户抢插抢种,同时加强技术指导,确保了不误农时。6月7日上午,淮上区已对接保险公司,对秧苗受损的农户现场办理理赔。目前,农技专家组已到一线指导。
微信编辑:凌山
审核:十月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蚌埠日报、大河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