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进入第四年、战场胶着与西方援助逐步缩水之际,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政治命运,正在悄然滑向另一种结局。比战火更沉重的,是即将落下的权力帷幕。
6月9日,乌克兰前总理尼古拉·阿扎罗夫罕见发声,指出:美国已下定决心“撤换”泽连斯基,并发出放行信号,后者将辞职并离开乌克兰。这一爆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一连串机构动作和地缘博弈之上,背后编剧显然早已伏笔重重。
华盛顿递刀,反腐机构动手
阿扎罗夫援引情报人士消息称,尽管泽连斯基仍受到部分欧洲势力的象征性支持,但这已难以改变其在美国战略棋盘上的边缘化。真正具有决定权的是华盛顿,而打响“清场第一枪”的,也正是由美国主导成立的两个机构——乌克兰国家反腐局与特别反腐检察官办公室。
最近,这两大机构逮捕了泽连斯基及其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的财务关系人。在乌克兰这样的半托管国家,这一行动极具象征意义:当“美控机构”开始清算总统的内圈金流时,便意味着他的“豁免期”已然终结。
阿扎罗夫断言,这并非简单的反腐风暴,而是“撤换泽连斯基进程的起点”。如果泽连斯基不主动“识趣”交权,最终可能将被架空甚至迫离权位。
特朗普的决心:交易破裂,风向转弯
若说这一剧本的剧透早已有迹可循,那就不得不提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破裂轨迹。
在特朗普回归白宫之后,两人在一场高规格但充满火药味的会晤中发生剧烈冲突。导火索是泽连斯基拒绝了美方关于乌克兰关键矿产资源开发的合作提议——这对推行“资源换和平”的特朗普而言,意味着彻底撕破脸。
会谈不欢而散后,美方立即冻结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与情报支援通道。随后,特朗普公开点名泽连斯基为“独裁者”,并在多个场合表达出对其不满,直言“乌克兰需要一位愿意谈判的新领导人”。
共和党内更是有高层暗示:如果泽连斯基无法为和平让步,美国必须“从源头换人”。这不是威胁,而是一种政策转向的序曲。
与此同时,美方开始有选择地接触乌克兰反对派人物,包括前总统波罗申科与前总理季莫申科。这一操作,形同“试镜”,寻找下一位能够既听话又具备民意合法性的合作者。
“泽连斯基必须下台”:俄罗斯的“共识攻势”
泽连斯基之位的动摇,亦得到了莫斯科方面的间接“背书”。在普京眼中,2024年5月泽连斯基任期已满,其继续担任总统“缺乏合法性”,任何与其达成的协议都面临法律挑战与国际效力的质疑。
俄罗斯在伊斯坦布尔谈判中,已数次将“基辅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摆上桌面。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和平谈判的不可持续——因为对俄而言,谈判对象根本不具资格。
更关键的是,美国在这一议题上的态度悄然偏向普京。特朗普虽未公开呼吁换人,但其一再强调“泽连斯基是和平最大障碍”,并对乌方持续发动针对俄境袭击表示“不能容忍”,将俄方的报复归咎于“泽连斯基自找的后果”。
当盟友不再掩饰不耐,政坛的地基便已松动。泽连斯基被“劝退”,已非是否的问题,而是时间与方式的问题。
接班者浮现:“临时人选”的双重身份
谁会是替补者?阿扎罗夫披露的答案,是现任乌克兰最高拉达议长鲁斯兰·斯特凡丘克。
斯特凡丘克与泽连斯基关系密切,曾担任其竞选纲领撰写人,并长期作为总统政策顾问,2021年起出任议长,成为执政团队中极具实权的关键人物。
按照乌克兰宪法规定,一旦总统职位出现空缺,由议长代理总统职权。因此,斯特凡丘克顺位继任,是制度框架内的“预设动作”。
但这位议长并不被外界视为长期人选。他的亲泽连斯基身份意味着,他更可能是一个“过渡型”人物,承担“平稳替换”的角色。
真正的“继任者”,将是华盛顿与莫斯科都能容忍、乌克兰内部尚有一定认同度的政治中间人。这个人不能与泽连斯基沾边——否则这场换人秀就失去了意义。
最后的剧幕?
泽连斯基是否知晓大局已定?从近来他一系列的政策急转弯来看,他当然意识到了风向突变。他以“和平谈判”为口号试图重新塑造形象,却已来不及重建信任。
在这场政治洗牌中,谁是主角、谁是工具,已无需多言。泽连斯基作为华盛顿曾经的代言人,最终也难逃“弃子”命运——这或许正是地缘棋盘的常态:被推动的,不只是战争的边界,更是人物的剧终与新局的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