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幼儿园承办青岛市“全域协同 游戏育人”幼儿园游戏开放活动现场会,青岛各区市幼儿园园长、业务干部及骨干教师参与观摩活动,共同探讨游戏育人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首先观摩了市南区实验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户外自主游戏。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户外场地,孩子们尽情投入到各类游戏活动中。搭建区里,幼儿们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与动手能力,用积木构建出形态各异的建筑;沙水区,他们在与自然材料的亲密接触中,探索水流与沙土的奥秘;曲棍球和篮球场上,孩子们奔跑、协作,展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运动精神;而在户外器械区,幼儿们挑战自我,尝试各种器械玩法,锻炼了平衡、协调等多种能力。开放、自主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也为观摩教师们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市南区实验幼儿园园长潘明以《重塑灵动空间:儿童立场取向的室内游戏环境变革》与与会者共同探讨了关于儿童视角下游戏环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在室内自主游戏观摩环节,参会教师们走进班级,近距离观察幼儿在室内游戏中的表现。富有创意的诱导区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而记录幼儿游戏痕迹的大板则生动展现了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思考、尝试与成长。
孩子们围坐在元萝卜AI智能下棋机器人旁,同机器人展开“智慧对决”;建构区里,积木碰撞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演绎着生活百态。这些直观呈现的游戏痕迹,成为教师了解幼儿游戏行为与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也为教师进一步调整与优化游戏支持策略提供了依据。
案例分享环节刘小凡老师带来了《“IGED”任务驱动法在自主游戏组织中的应用》,介绍了如何运用这一教法更好的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初晓蕊老师和孙方方老师分别就《多元表征:倾听游戏故事的策略》、《萌趣抓娃娃机》案例从不同角度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游戏中的倾听与支持,以及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此次游戏开放活动,是一次青岛市学前教育工作者交流与学习的平台,通过现场观摩、经验分享与案例研讨,深化了教师们对游戏育人价值的理解,拓宽了游戏组织的思路与方法,为创造更加优质、富有童趣的游戏环境,赋予了智慧与力量。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肖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