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星链坠了583颗:卫星被太阳打下来?SpaceX损失超5000万美元

图片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6月8日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近期接连坠入大气层,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物理学家丹尼·奥利维拉领导的科研团队,对这一“卫星雨”现象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星链”卫星坠落的时间,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

图片

“星链”卫星自2019年首次发射以来,数量不断攀升。最初坠落卫星数量极少,仅在2020年有两颗发生坠毁。但自2021年起,坠落数量显著增加,当年多达78颗,2022年和2023年则分别达到了99颗和88颗。而在2024年,这一数字更是飙升至316颗。至今为止,“星链”系统累计损失583颗卫星,平均每15颗中就有1颗坠落。

图片

研究团队指出,太阳活动增强,尤其是在太阳活动高峰期,会导致地球上层大气膨胀,增加卫星运行的阻力,迫使其偏离轨道并坠入大气层。由于“星链”卫星轨道高度较低,为确保通信质量,这一现象对其影响尤为显著。NASA指出,目前正值新一轮太阳活动周期的高峰期,这对所有低轨卫星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图片

大多数卫星并非在强烈的磁暴期间坠毁,而是在中等或轻微的磁暴中缓慢脱轨。这意味着,持续的微弱扰动同样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

“星链”项目是SpaceX为打造全球卫星宽带网络而设立的宏大计划,计划总数达到4万2千颗卫星,预计总投资达300亿美元。每颗卫星造价约为100万美元。此次磁暴造成的损失预计已达4000万至5000万美元。

不过,“星链”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商业应用。尽管SpaceX宣称,星链将为全球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但其用户量占全球人口不足3%,利润空间十分有限。更有分析指出,星链的核心潜力在于军事用途。

图片

目前,美军正积极推动新一代“多域作战”体系,提出“作战云”“马赛克战”等新型理念。而这些构想,都依赖于像“星链”这样的大规模、低延迟、高抗干扰的数据通信网络支撑。“星链”不仅传输速率高达100Mbps,通信延迟更低至25毫秒,远优于传统高轨通信卫星,甚至具备取代GPS的潜力。

图片

“星链”卫星已开始承担一定的军事任务。每颗卫星均配备氪离子推进器,具备机动变轨能力。一旦搭载军用传感器、激光装置甚至拦截武器,便可执行侦察监视、反导拦截,甚至对他国空间资产实施干扰与打击。

目前,“星链”已成为未来太空博弈的重要变量。在太空成为全球战略竞争新高地的今天,这一庞大的卫星网络或将引发新一轮“星球大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