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房,还是二手房?太多购房者陷入了误区

图片

买新房,还是二手房?太多购房者陷入了误区。

过去一年多,我与不同城市的购房者深入交流发现,部分偏爱新房的朋友,以二手房价格普跌、新房价格坚挺作为决策依据,这一现象也被权威数据证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2024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二手房价格下跌的城市占比长期超过60%,而新房价格指数虽有波动,但整体降幅明显小于二手房。然而,购房时若将房屋增值潜力纳入考量,不少人忽视了新房交易后的属性转变。

新房价格受销售许可制度调控存在虚高,如同地价因政府垄断供给难以反映市场真实供需。地方政府在发放新房销售许可证时,往往会对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和限制,部分开发商为获取许可证,可能会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备案,这就导致新房价格与实际市场价值出现偏差。

以土地市场为例,尽管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部分城市的土地出让价格却依旧坚挺。例如,2024年上海出让的多宗核心地块,成交楼面价仍突破历史高位,溢价率超过15%,这种现象并非源于市场需求旺盛,而是土地供应的垄断性使然。

就像北京行政副中心某头部房企楼盘,新房6万/平滞销,二手房却已跌至4万/平。该楼盘位于通州区核心地段,周边规划有地铁、学校等配套设施,新房开盘时宣传声势浩大。但由于定价过高,加之区域二手房市场竞争激烈,销售进度缓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期购买该楼盘的业主,在二手房市场挂牌出售时,因市场环境变化,不得不以大幅降价的方式吸引买家。这警示我们,购房不能仅看新房标价,更要预判其二手房交易时的价值走向。

不同城市、不同购房人群的需求也会影响新房与二手房的选择。对于一线城市的刚需购房者而言,二手房往往更具优势。以北上广深为例,新房主要集中在偏远郊区,交通、商业等配套设施尚不完善,而核心城区的二手房周边配套成熟,通勤便利,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同时,二手房价格相对透明,购房者可以通过参考周边房屋成交记录,对价格进行合理评估。

而对于改善型购房者,新房可能更具吸引力。许多新房项目在规划设计时,更注重居住品质和舒适性,如采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配备高端的物业服务、打造大型园林景观等。此外,部分改善型购房者希望拥有全新的居住空间,避免二手房可能存在的装修老化、房屋质量隐患等问题。

从投资角度来看,新房和二手房的价值增长逻辑也有所不同。新房的增值潜力主要依赖于区域未来的发展规划,如大型商业中心的建设、产业园区的落地等。但规划的落地存在不确定性,且新房交房后存在限售期,资金回笼周期较长。

二手房则更依赖于当下的地段、配套和市场供需关系,其价格波动相对平稳,流动性也更强。

综上所述,购买新房还是二手房,不能简单地以价格坚挺与否作为判断标准。购房者应综合考虑自身的购房目的、经济实力、城市发展规划、区域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理性分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购房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