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见幸福 西乡庄边百姓客厅架起​党群连心桥

“以前来社区办事都是隔着一个冰冷的柜台,现在不仅有舒适的沙发,工作人员还会主动来到身边提供服务,太到位了!”居民刘阿姨坐在百姓客厅的沙发上,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这是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庄边社区“百姓客厅”开放半年来的日常一幕。2024年底,这个打破传统社区服务大厅柜台模式的创新空间正式启用,短短半年内已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大客厅”。

图片

步入庄边社区百姓客厅,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咨询服务区、前台受理区、休闲等待区错落有致。居民在等待办事时可以在休闲书吧翻阅图书,或带着孩子在开放式的儿童友好广场玩耍。这一集便民服务、文化交流、党群互动于一体的社区综合空间,迅速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枢纽”,以创新模式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核心载体,打造“一站式”便民港湾,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按照“服务面积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要求,庄边社区摘除办公门牌、下墙工作制度、下架宣传标语,最大限度腾退办公面积,将服务面积占比由45%提升至83%,而原本用来办公的一楼至二楼全部改为阅读自习室、舞蹈室、书画棋社、多功能活动室等服务群众区域。

图片

“我们改变传统的服务窗口,让居民办事能‘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开放半年来,这个‘百姓客厅’已成为社区活动的心脏地带,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场活动在此开展。”据庄边社区负责人介绍,这一创新设计源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念,旨在推动社区服务模式向邻里化、亲情化、休闲化转变。

庄边社区百姓客厅建立了“社区达人库”,重点发掘老年群体的宝贵经验技艺和青年群体的新兴兴趣特长。鼓励经验丰富的长者担任导师,传授技艺、分享人生,支持有活力的青年成为小老师,带动同辈群体学习成长。截至目前达人数量为12人,通过达人库平台,组织跨代交流活动、特色课堂,让智慧得以传承,让创意尽情绽放。开放半年来,这里已举办各类文体活动70余场,公益志愿活动20余场,服务居民超1500人次;特别设立的“解忧驿站”由律师与社工驻点,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特色服务,解决大小民生问题80余件。在安全隐患预防上,活动区域配备“一键报警”求助设备,紧密警区联动,提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图片

一厅多能、一站服务,这个小空间成了社区治理的大舞台,百姓客厅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划分,而是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平台。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庄边社区百姓客厅正筹划“邻里文化节”“儿童夏令营”等新活动。该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为民便民”为出发点,“厅”见居民的心声,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通过务实的举措和耐心的服务,让百姓客厅持续为社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文、图|朱文庆 彭芳芳 张润林 都广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