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流水、鸟鸣竟能助力健康?研究:有一种声音最能解压

图片

在如今都市喧嚣不断、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大自然的声音——像鸟鸣声、风声、雨滴声以及溪水声等,对人体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系统性文献回顾与综合分析研究,深入探究了自然音景对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同时还对国家公园中这些声景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

聆听水声、鸟鸣,可缓解烦躁与压力。研究团队的分析结果表明,聆听自然声音能够有效减轻压力和烦躁感,显著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和积极情绪。具体来说,自然声音带来的好处包括减轻疼痛、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以及增强认知能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三大类自然声音里,“水声”(例如溪流声、雨声)对健康和情绪提升的效果最为突出,其次是“鸟鸣”,在降低压力和烦躁情绪方面成效显著。虽然与水声相关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但依然显示出鸟鸣的疗愈潜力。

研究团队还实地分析了美国68座国家公园内共221个监测地点的声景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仅有约11.3%的地点同时具备丰富的自然声音和极低的人为噪音。不过,即便是在游客众多、临近城市的公园中,自然声音依然具有很高的可听度,其中动物声音占据了59.3%的时间,水和风声约占19.2%。这意味着,即便在城市或人流量大的区域,自然声音依然具有保存价值,并且可以作为促进健康福祉的手段。

两大理论揭示:大自然声音为何能恢复心理健康。这项研究还回顾了两种心理学理论,用以解释大自然声音为何有助于恢复心理健康:其一是“注意力恢复理论”,该理论指出,自然环境能够在不需要主动投入注意力的情况下,帮助人们恢复专注力和精神状态;其二是“压力恢复理论”,认为自然声音相较于都市噪音威胁性更小,能够诱发自主神经系统的平静反应,加速人们从压力状态中恢复过来。

然而,研究同时指出,噪音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即便是在偏远的国家公园中,人为噪音依然普遍存在。噪音不仅会妨碍动物的交流和生存,对人类而言,还会引发听力受损、心血管疾病、情绪困扰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这使得声景保护逐渐成为国家公园管理和公共健康政策中的新关注点。

自然声音:都市健康政策与公园规划的重要依据。该研究还强调,自然声音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不仅具有情绪疗愈和心理复原的功能,还可以作为未来都市健康政策和公园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保护自然声景,不仅是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更是守护人类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