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就爆了,上周他最火

近段时间,短视频赛道的热点一波比一波强。
网红开演唱会,一夜塌房,千万粉丝骤减。
一个演唱会就丢失几百万粉丝,堪称是网红界最大的塌房之一。
这件轰动全网的“抄袭”塌房事件,汪苏泷成了粉丝数量累增的受益者,八百多万粉丝上升一千多万。
有网友调侃汪苏泷粉丝破千万,可以打PK了,网友还在线教汪苏泷具体连线PK步骤。
塌房事件有人欢喜有人愁,站在中间的观众吃瓜不亦乐乎。
图片
这件事的热度刚有所下降,另外一位千万粉短视频平台“顶流”出场。
三天时间,一段4秒的视频共14个字,粉丝已破2000万。
仅凭一个介绍就开创了这么高的数据了,妥妥横空出世的强者实力。
是什么样的实力有如此大的吸粉能力?
满墙的奖项已经给出答案了。
被称为“数学天才”的韦东奕,斩获数学领域多个含金量奖项,包括第一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分析与微分方程金奖、达摩院青橙奖等,这些奖项见证他在专业上突出的成就。
图片
为什么韦东奕有如此才华呢?
1991年出生的韦东奕,初二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异于常人的数学天赋,也因此他得以提前加入奥数训练队。
升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让他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发挥天赋,也让他在竞赛中拿到奖项和荣誉。
2008年,他以满分在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金牌。
第二年,他还是同样以满分成绩拿下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奥赛满分,这个成绩在学术界上的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都不是一般高。
高难度挑战之下,两届蝉联满分金牌纪录,足见其顶尖水平。
成绩上的满分表现,展现出非凡领域强项。
年少时期展露非凡潜力,后来被破格录取,进了国家队,科研研究发表突破发展。
图片
学术上的研究创造出超越常规思维。
随着韦东奕的才华被报道出来,原生家庭被扒出来。
韦东奕口中的“父母是普通老师”,其实没那么简单。
他父亲韦忠礼就是博士、教授级别,数学系教授的身份,可见韦东奕的天才实力受到了不少家庭氛围熏陶。
学术上的成就让韦东奕被大众变成大众所熟知的“名人”。
但他能被许多人喜爱,还在自带的“格格不入”个体魅力。
天才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电影《解密》中,男主容金珍是一个智商爆表的天才,他对数字敏感,数学上的智慧被运用到解密工作中。
面对复杂的编译密码,他逐一拆解,并能在破译过程中另辟蹊径,挖掘出深层次的逻辑思维,破开敌人设下的密码。
在他天赋上展露出来的锋芒是他人无法企及的,也因此与周围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图片
他的生活完全沉浸在密码的世界里,这让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显得冷漠,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
原生家庭的变故和多年来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内心深处充满对归属感的期待。
但他的世界注定是孤独的,渴望被爱,但是也享受独处的钻研,在解密上所展现出来的投入和热爱,才是伴随了他生命最后的最爱。
《心灵捕手》中,男主威尔也是一个数学天才,他的智慧因一次无意间解开走廊上的数学难题而被发现。
默默无名多年,却在那道难题被解开成为震惊全校的流落民间天才。
但他的人生经历一样充满悲剧色彩,小时候被弃养,为了谋生工作都做。
同龄人在教室里汲取知识的美好年华,他却在学校做起清洁工,处在与他们相反的极端世界里。
图片
可即便如此,他潜在的实力还是因为一道题展露出来。
电影里的天才们让观众看到他们的独特性,包括逻辑思维和为人处世之道,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热爱天赋予的才能。
电影并非真实事件改编,但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现实,只是在主角光环添加下,他们平凡的生活被不平凡填充,反差感被镜头和叙事进行戏剧化效果处理。
韦东奕的优秀众所周知,他的独特个人形象也从每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而被关注到,他所展现出来的形象与电影中的天才们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孤独者”的形象。
沉浸在喜爱的学术世界,不希望被外界过度干扰生活,享受独行的思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穿着简单朴素,形单影只,生活三点一线。
同学、老师和家人的描述中,韦东奕的生活简简单单,他的形象与大众认识的“天才形象”高度契合。
学生拍到的他穿梭在课堂和校园之间,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因为外界的“神化”而刻意展现出相应的反应,生活并未因被封神而发生变化。
图片
一个背包,一个撕了标签的大瓶矿泉水,按时上课,下课了走进食堂,就是他日常的状态。
韦东奕的成功引起外界关注,最初媒体镜头纷纷想抓住他的流量,比赛后想要对其进行采访,但面对突然的关注,韦东奕只说了“我不想说了”。
一方面他沉浸在数学世界,不关注外界的评价,只享受兴趣领域的解题过程,另一方面过度的关注并没有带来益处,反而无中生有的谣言轻易带偏舆论,严重干扰到他的生活。
比如,在网络上传出来的捐款1600万事件,毫无根据的捧杀式正能量谣言无中生有,严重影响个人声誉,容易误导外界作出正确判断
又比如,这几天韦东奕刚刚发布一条视频火了,一些人已经嗅出流量味,纷纷注册账号,试图以此截取流量,蹭热带货。
图片
只可惜,他们刚开始蹭流量就被发现了,迫于舆论压力连夜改名了。
个人标签自带流量,让很多人都想蹭一蹭韦东奕的流量,所以即便韦东奕拒绝了拍照,一些路人遇见本人,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平台,点赞量上万。
之所以不愿意暴露在大众视野,其实也是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技术断章取义,防止恶意剪辑和造谣行为。
高流量之下必然出现两种声音,引发争议讨论。
一些人对其在科研成果上的突出成果表示崇拜,称赞国内难得有一个天才参与科研成果,但也有一些人的关注放在其他部分。
比如外在的形象。早期一段时间,韦东奕的穿着打扮遭一些网友审判。
又比如“扫地僧”形象。
但是从手里只拎几个包子,怀抱一瓶矿泉水,面对采访面露羞涩的新身份(老师)解锁到现在,韦东奕依旧保持勤俭节约的衣食风格。
图片
淡泊名利,心中有向往,所以不会因为外界风吹草动而乱节奏。
韦东奕的低调生活方式,展现出个人的独特魅力,正是那份不入世俗的“不同”显得珍贵。
优秀的能力和良好的品质是长期以来,学神被大众所推崇喜爱的原因。
粉丝数量接连上涨,既表现出大众对因个人形象重新燃起学习兴趣的期待,也有对关注“封神”的好奇感。
图片
学习学霸的思维逻辑,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获取,可能是一部分人想要得到技能提升。
名人的影响力推动,能给一些热爱学习的人提供一个可以获取新解题方法的平台,交流碰撞火花从而促进共同进步。
比起对一些娱乐主播的过分推崇,一个学霸出场激起热度,看到了其实真正实力者才能引领众之所向。